|
|
|
|
|
|
|
> 一旦有母牛走向这些由GPS定位的坐标线时,安装在项圈里的软件会触发预先设定好的刺激物———诸如声音或电击,来吓唬母牛离开栅栏,别越雷池一步———这就是虚拟栅栏。当虚拟栅栏的位置被变动后,这种软件也能用来放牧牛群。
研究小组已经在美国佛蒙特州的一个方圆1平方公里的草场上对10头母牛进行了静态虚拟栅栏拦挡试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虚拟栅栏还挺管用,母牛们似乎很听话。但也有缺憾,科研人员选定的刺激物看来还不足以完全让母牛们在虚拟栅栏前止步。
他们采用的声音警告系统是一个包括虎哮、狗吠和蛇发出的咝咝声在内的声效图书馆,用来吓唬母牛。试验表明,尽管这些声音对牛群具有威慑力量,能够让大部分母牛减缓步伐,最终在虚拟栅栏前停下脚步,但并不总是完全奏效。有时牛群虽然减慢了步伐,但仍然会穿越虚拟栅栏而过,没有停下步子。
不过,巴特勒注意到,美国农业部进行的有关试验已经表明,当牛群接近虚拟栅栏时,如果双管齐下,除了声音恐吓,同时伴以电击震动,那么,随着吆喝声和电子震动的强度不断加大,母牛做出的反应要比单纯声音恐吓或电击震动好得多。
他相信,这套系统对澳大利亚的牧民尤其具有吸引力,因为澳大利亚幅员辽阔,这里的牧民必须赶着牛群穿越范围广达2.2万平方公里的牧场,这相当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整个州的面积。
目前,牧民们依靠骑在马上,开着汽车,甚至乘直升飞机来放牧牛群,必须频繁开关牛栏的进出口大门,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巴特勒说,将来,这项技术还可以进一步完善。项圈甚至可以配置额外的传感器,监测牛群的健康数据,将有关数据发回中央处理器。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