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CN域名增量首次超过COM域名
  • 计算机基础知识浅谈(四)
  • 计算机基础知识浅谈(三)
  • 计算机基础知识浅谈(二)
  • 计算机基础知识浅谈(一)
  • 清华研制出高工作频率芯片
  • 亚洲最大IT商业航母驶入中关村
  • 北京数字信息亭今年再添300个
  • 太空中通信卫星的运行姿态是怎样测定的
  • 日开发出超高速无线通信技术 速度是光纤3倍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什么叫非同步轨道卫星通信

    状结构组成的卫星群(即星座)是基站,基站在天上是移动的,移动的速度达每秒数公里。而地面的行人、汽车,甚至高速火车,虽然在行进中具有一定速度,但他(它)们的速度较之星座移动的速度要慢得多,可以这样认为,地面的移动终端相对于星座来说是静止的,因此,在卫星移动通信中,移动的是天上的基站,相对固定的倒是地面的移动终端。

      比较典型的中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有,曾在二十世纪末被认为可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进行通信的“铱”星系统。该系统原设计方案为6个轨道77颗卫星,因与铱原子的电子数相等,故命此名。后来,为了降低成本,每个轨道配置11颗卫星,变成总计66颗卫星,但仍用原名称注册。“铱”星系统的卫星高度仅有764km,运行周期为1小时40分7秒,倾角为86.4°,近似极轨道,基本围绕南北两极运行。

      “铱”星通信系统特别适用于人烟稀少的山区、牧区和边远地区,其最大优点是,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相比,具有较小的时延。缺点是建设成本昂贵,需用数十颗卫星,而且卫星的寿命较短,只有数年时间,因此,运营成本很高,据有关资料报告,每话路月租费的世界平均水平达50美元,通话费每分钟约需3美元。由于用户数过少,运营商入不敷出,故该系统已停止运行。

      椭圆轨道卫星一般用于特定地区的固定通信,例如,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由于国土辽阔,且偏离赤道,利用赤道上空的静止卫星进行通信,从通信质量和通信效益看未必都是最佳选择,如果采用椭圆轨道卫星通信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椭圆轨道卫星,主要利用的是卫星的远地点而非近地点,因为卫星近地点的距离通常在1000~25000km之间,而远地点的距离则达到40000~50000km,在椭圆轨道上,远地点卫星的运行速度比近地点卫星的运行速度要慢得多,远地点-辐射的电波也比近地点-辐射的电波在地球上覆盖的范围要大得多,熟话讲站得高看得远,这对于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是有利的。此外,在发射卫星时,可以把卫星轨道面的倾角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角度上,使卫星远地点的位置恰好在本国上空。所以,椭圆轨道卫星主要也是用于一些国家的国内通信,例如,著名的俄罗斯“闪电”系列卫星,采用一轨三星方案,即在同一个椭圆轨道上部署三颗卫星,卫星远地点在北半球(39500 km),近地点在南半球(1000 km),倾角63.4°,运行周期12小时,单颗卫星几乎可以在俄罗斯上空漂浮10小时,三颗卫星足以保证24小时不间断通信。

      由于椭圆轨道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不同,在一轨三星的情况下,对地球站的跟踪系统应有很高的要求,一般至少需要两副天线才能对轨道上的卫星作接力跟踪。

      椭圆轨道卫星也可用于移动通信,例如,由美国西屋等五家公司联合研制的“爱丽莎”椭圆轨道卫星系统,设有三个椭圆轨道面作为全球移动通信的“星座”,其倾角分别为0°、63.4°、116.6°,这三个轨道面就像礼仪小姐的左肩和右肩分别斜挎一条缎带,在腰间还围着一条缎带,共有15颗卫星分别在三个椭圆轨道上运行,63.4°和116.6°两个倾角椭圆轨道卫星的远地点都是7800km,由于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因此,远地点都设在北半球上空,近地点只有520km,设在南半球上空;另一平行于地球赤道面的零倾角椭圆轨道卫星,远地点为7800km,近地点差不了多少,是个近似于圆的轨道,主要为赤道附近的用户服务。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