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正确把握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关系
  • 特大城市如何应对老龄化挑战
  • 未来几十年高新技术大规模商业化时间表
  • 全面发展的俄罗斯生物技术(下)
  • 全面发展的俄罗斯生物技术(中)
  • 艺术博物馆应加入科普行列
  • 看中国科技的核心竞争力
  • 全面发展的俄罗斯生物技术(上)
  • 通用电器全球研发中心总裁谈研发要诀
  • 关于企业知识产权与品牌战略的思考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创新需要一种体制环境和文化氛围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快速发展、进步,说到底要取决于全民科技、文化素养的提高,取决于人们是否能够站在时代的前列并具有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理念,然而在这方面我们显得非常薄弱。我曾参与过全省公开招考副厅级领导干部的工作,在阅卷时我发现这些参加考试的县处级干部中,对IT、DNA、GPS、CPU等一无所知的确实大有人在。我们的孩子们的科技素养如何,我没有作过调查,大概也不容乐观。我在惊讶之余也为自己多年来空喊提高全民科技意识而未能扎扎实实地采取务实措施而深感愧疚和遗憾。

      纵观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史,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巨大飞跃,都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推动的。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新技术革命,既不同于18世纪中叶以牛顿经典力学为背景,以蒸汽机发明和广泛运用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也不同于19世纪中叶,以电力技术为主导、以钢铁、化工、机械等为对象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其中一个重大区别是新技术革命不仅是单项创造发明的重大突破,更是一个庞大的高科技群组。记得《科学时报》曾发表过一篇题为“现代科普理念”的文章,其中引用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的一句话:“你可以不做一个文学家,但是不妨碍你欣赏莎士比亚。同样,要欣赏科学,也不一定要做科学。”现代科普的目的在于激发国民对科学的兴趣,促进公众对科学事业的了解,打破科学事业与民众之间的藩蓠。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