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上,我国把技术创新的活动主体转向了企业。技术创新为何要以企业为主体?企业创新动力为何不足?政府如何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近日,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做客中央电视台《决策者说》,就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作了详细的解读。
记者:最近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学术不端行为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如果要是在企业里研发这些项目,并且马上就要投产,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徐冠华:我反复思考,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学术浮躁和学术不端行为。当然一方面我们看到,学术不端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但另外一方面,如果不深入分析原因,不及时采取措施,在中国有可能愈演愈烈。
从大局上来讲,还是要从科学技术体制的改革来谈起。因为我国科技体制原来是一种计划经济的体制,国家下达科研任务,研究院所从事研究,再把成果转换给相应的国有企业。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科研体制内引入了竞争机制,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的确给科研带来了动力和活力。但另一方面,对于如何操作竞争机制来提高科技水平,我们确实缺乏经验,准备不足,因此出现了一些问题。
既然要竞争,就要有评价,我们的问题就在于,把面向市场的科学研究和高技术的探索性研究用统一的评价体系来支撑,因此造成了鼓励浮夸的空间。对于面向市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