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分别是波拖马可河项目和农场生活项目。她强调,将农场作为教育的内容是因为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们只有了解到人类食物的来源,懂得食物与地球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才会更加重视自然。
经特蕾西的安排,记者在基金会教育项目主任利比·坎贝尔女士带领下,跟随几位来自马里兰州沃尔多夫查尔斯县威廉·韦德小学5年级的学生,体验了一天的环境教育。这次活动不仅让记者感受到了美国是怎样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的,而且也补上了幼时缺失的户外环境教育课。
记者和孩子们首先体验的是以感触生物栖息地为主题的波拖马可河项目。在此项目中,孩子们踏过了高草地、穿过了树林、巡查了河边和湿地;坎贝尔老师教给孩子们的知识点包括可再生、回收、生态系统、能量循环和湿地等;孩子们看到了15年前死去树木腐烂变成的棕色“泥土”、河边漫步的乌龟、河狸搭建的水坝、懒洋洋的青蛙和耐心捕食的灰鹤;通过在小溪中下网捕捞到的鱼和虾,孩子们了解到鱼有灵敏的耳朵并用腮呼吸,虾利用腹部器官呼吸。此外,他们也懂得了如何通过小溪中生存的生物种类,来判断小溪是清洁的,还是有轻度或重度污染。
午饭后体验的是以认知农场为主题的农场生活项目。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来到了兔笼边、鸡屋内、土储藏室中和粮仓里,还乘坐了一摇三晃的拖拉机;从坎贝尔老师那里,孩子们获得的知识点包括小鸡生命的诞生过程、种子的营养、粮食的保存;他们接触到了兔子、鸡、牛、羊、猪和驴等人类驯养的动物,并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作物种子以及部分农业机械。通过用不同的工具动手剥玉米并将它们碾碎,孩子们了解了农业从手工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和人类智慧的应用。
坎贝尔老师在给孩子们讲解的众多自然知识中,给记者影响比较深刻的是对湿地和猪的介绍。坎贝尔老师说,湿地是许多动物重要的栖息地,许多河流和大海中的鱼会回游到这里产卵,以保证自己的后代有更多生存的机会;湿地是防洪的重要屏障,它能像海绵那样吸收大量的洪水;湿地也是淡水供给地,不同的地层将水中的污物过滤后,人们通过打井,可以在几十米深的地下获得清洁的饮用水。对于人类饲养的猪,坎贝尔老师说,猪不仅浑身是宝,而且还有更令大家感到惊讶的用途。在现代医学上,人们用幼猪的皮肤来治疗烧伤病人,也用猪的心脏临时取代人体坏死的心脏。由于猪的器官同人类的近似,因此它们的其他内脏如肝等也可以用于人类器官移植。
学生家长安吉拉·谢拉德是农场项目的志愿者。他告诉记者,孩子们在超市看到鸡蛋和肉类,便以为食物来自于超市,这是不正确的。农场项目帮助孩子们了解粮食是如何产生的,动物又是如何饲养的。这是他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同时他们会将这些知识传递给未来,教给他们的下一代。
在整个活动中,记者发现,坎贝尔老师并没有对孩子说要保护环境。即使在午饭后,老师将学生和家长所扔弃的不可回收垃圾集中起来称重,并计算出每个人今天中午产生的垃圾的平均量后,也没有说垃圾对环境的危害,而只是表扬和以前有些孩子相比,他们每人的平均垃圾量要少一些。于是,记者心中不禁想知道这其中的缘由。
然而,就在活动结束前,记者突然想起,早上刚来时,特蕾西带记者在山丘顶上眺望远处的首都,面对镶嵌在丛林中的建筑群(包括议会山庄和华盛顿纪念碑)曾深有感慨地说:在这里,人们感受到的是人类同自然的密切联系。从她的话中,记者不仅体会出她要保护如此美好环境的决心,同时也明白了环境中心的用意:或许对于孩子们来说,保护环境这几个字太过于抽象了,因此,如果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自然,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那么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知识的丰富,他们自然会懂得什么是环境保护,同时也就会主动地去保护环境,保护自己的家园。(本报华盛顿5月30日电)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