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美国基础研究投资引发创业潮
  • 中关村:追求理性创新
  • 数字化:改变人们学习观念和模式
  • 自主创新配套政策最新解读
  • 两个纲要关键词: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
  • 通信大国如何迈向通信强国
  • 公民科学素质,当今时代新元素(二)
  • 网络电视即将进入公众生活
  • 国际要闻:让疫苗制服癌症
  • 北京五项措施盘活科技资源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王渝生解读《科学素质纲要》

      王渝生:新中国成立以来,1956年我们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号角;1978年召开的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号召我们“树雄心,立大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科学素质纲要》的发表,从科技发展史角度来说可谓是第三个里程碑。规划具体针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4类重点人群,并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目的是要使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记者:今后15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环节中,我们科技工作者将如何发挥自身作用,又如何促进这一方针尽快实现?

      王渝生:我认为,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首先是政府的事。政府在科学普及事业上起主导和引导作用,我们不仅要让公众知道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并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共享科技带来的成果。同时,科学知识的传播普及,要让他们学有所用且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得到自身的发展。此外,还要让公众了解当前的科技政策,并且提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令人欣慰的是,如今对科普的资金投入加大了,政府将更重视这项公益事业。

      公民作为科学素质提升的受益者,同时也是科学普及的推动者。全民参与需要举全社会之力,包括扶植经营性科普产业加入,鼓励民间资本及企业投资参与到科普产品如音像制品和展览展品制作当中。

      要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科学素质纲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目的是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和谐的提出,需要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公共服务的公平普惠,最终促进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

      记者:在这场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的行动中,科协工作者如何开发科普资源并与公众共享之?

      王渝生:中国科协在这场行动中肩负重任。科普是中国科协的一项重大职责,我们要充分动员地方科协系统,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具体规划,以提高本地区公民的科学素养;学会、协会、研究会则要根据从事的专业,将最新的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知识普及到公众当中;而中国科协的机关、直属事企业单位如中国科技馆,要针对4类重点人群和4项基础工程将科普的任务分解分担起来,各司其职。在科普资源整合重组的基础上,要实实在在的将提升全民的科学素质用实际行动落到实处。此外,传媒的作用也功不可没。

      科协工作者不仅要响应“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繁荣科普创作”的号召,更要集成国内外科普信息资源,建立全国科普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记者:您作为本次规划战略研究和《科学素质纲要》的起草者之一,您对其制定有何体会?

      王渝生:在规划战略研究中,提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科技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要取得共识是不容易的。后来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讲了类似的话,大家才接受了。《科学素质纲要》的制定,也是争议颇多,几经周折,多次推敲,数次易稿后才确定的。我觉得,坚持自主创新至关重要。每个时期都会有一个主题词出现,之前的如改革、开放、发展、和谐等,而当今社会的主题词便是创新二字了。就中国科技馆来说,我们正在身体力行时代的主旋律,无论从科普工作理念还是展品内容和形式上,都强调创新。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同样需要创新思维的开拓和提高。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