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主要归因于技术相对落后与通信建设需求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而面向3G,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谢大雄则表示,国内的以中兴通讯为代表的民族通信制造企业经过2G时代的积累已经具备了在3G时代全面参与竞争的实力。中国人不能失去自信力,国产通信设备的技术实力已经足以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在技术研发领域,虽然中兴通讯等民族通信企业与爱立信、诺基亚等海外厂商相比在起步时间上稍晚一些,但是历经多年发展,在3G技术层面和解决方案的能力方面已经几乎没有差距可言,甚至在局部领域还实现了超越———可见国产通信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当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中国通信企业能够在3G时代的国内电信市场形成大规模应用,为国产设备拓展全球市场树立样板,进而鼓励中国企业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去拓展全球3G市场,就可以造就出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世界级企业和知名品牌。
因此,这样的机遇在国家发展过程中也是相当珍贵的,有望带动一个产业链的全面发展,自主创新通过市场和产业化就能获得最大效应。
民族企业应对3G时代的专利困局
据统计,在2004年WCDMA尚未风声水起之际,2004年全年美国的高通一家公司获得了4.15亿美元的WCDMA专利使用费。2004年全球总共售出1800万部WCDMA手机,也就是说每部手机向高通公司缴纳的专利使用费约为23美元。这仅仅计算了付给高通的专利费,实际上综合计算所有的WCDMA专利费,每部WCDMA手机大约需付出50美元的专利使用费。
预计到2010年,3G用户数量超过2亿,其中WCDMA至少超过1亿。如果只算WCDMA手机专利费、按照3G生命周期为10年,整体专利费用相当惊人。
我国的专利意识、技术能力正在快速提升。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调查,在2005年我国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量分别为11万件,都位居世界第一位,发明专利也显著提升。与此相对应,我们看到中兴等国产通信设备厂商正在专利申请上大踏步前进,这样的比例增加必将不断增大在3G谈判中的筹码。
此外,TD-SCDMA的谈判还在艰苦的进展当中。TD-SCDMA联盟一位人士表示,TD的绝大部分专利是在TD-SCDMA产业联盟成员手中,这样的专利费肯定会低。
GSM协会中国区相关负责人曾表述,在中国3G专利费如果控制在2%以内,“可以快速促进3G用户群体的增加,反之则可能造成成本过高带来推动困难”。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人员则表示,在电信研究院组织谈判期间,“国内企业需要做的是,在核心技术周围,加大研发投入,使自己在国际上凭借技术换取更多的话语权。”
民族企业展现自主创新实力
从中兴通讯了解到,作为在深圳、香港两地上市的中国最大的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21年间中兴通讯从注册资金二百多万元的小电子厂发展为拥有近2.7万员工、年销额340亿元的国际级通信巨头。目前,大步迈出国际化步伐的中兴通讯还在为世界100多个国家的500多家运营商,及全球近3亿人口提供优质的、高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
据统计,中兴通讯目前的员工总数为27000人,其中硕士7600人,纯研发人员就超过1万人。同时,公司还在我国的南京、上海、深圳、北京、西安、重庆、成都等地以及美国、法国、瑞典、印度等国家设立了14个全资科研基地,实现研发人才全球布局,将“人才本土化”与“人才国际化”有机结合起来,其海外市场中,员工本地化率已超过50%。
中兴通讯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全国技术创新试点企业,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企业博士后工作分站,承担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高性能IPv6路由器平台、国家信息示范网(3Tnet)等近30项国家“863”重大课题,是通信设备领域承担国家863课题最多的企业之一。正是基于中兴通讯所表现出来的有效管理、技术能力和创新机制,在美国《商业周刊》2005年全球信息技术百强榜评选中,中兴通讯作为中国内地唯一的IT及通信制造企业成功入选。为中国企业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骄傲。
实际上,中兴通讯的商用局和商用试验网已经在全球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比如在世界主流标准WCDMA方面,中兴的3GWCDMA网络已经在海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即使是在WCDMA的发源地———欧洲,中兴通讯也获得了多个主流运营商的认可。其中令人瞩目的是,2005年12月,中兴通讯与法国电信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法国电信完成了对中兴通讯3G核心设备的认证,并对中兴通讯的海外商用3G网络进行了考察。而在此前,中兴通讯WCDMA设备已经通过了跨国运营商Telefonica的严格系统测试。
抓住机遇促进“创新革命”
业内专家指出,自主创新与产业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国内企业如果在市场上能够获得更大的进步,则企业实现更高层面上自主创新的“造血”能力会同步加强。反之,自主创新所需的研发投入巨大,如果得不到相应的市场回报,企业自主创新就会受到较大挫折。这种以企业为核心的自主创新机制与原有的直接经费赞助相比无疑是一种“升级”,同时也与中兴通讯所倡导的“造血”机制不谋而合。
实际上,企业自主创新决不是孤立事件,与市场的资源配置、政府决策休戚相关,也是“创新理论”的必要支撑。在创新理论始祖熊彼特之后的“新古典创新理论学派”经过大量研究表明,市场对于技术创新的供给、需求等方面的调节有时会局部失效,此时政府的金融、政策、政府采购等调控手段就会变成主导因素。没有市场的催化作用,企业就不能真正地把自主创新能力转化为生产力成果并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
根据资料显示,欧美发达国家及日、韩等国政府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巧妙,善于在WTO的框架下充分考虑利用市场资源的稀缺性,以多种方式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促进企业“造血”功能的提升。即便是在欧、美及日本等实现市场经济较早的国家,本国的通信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也都超过50%,有的高达70%—90%。
可以说,即将到来的3G建设为中国通信企业实现自主创新革命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值得我们研究,以便在WTO框架下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自主创新政策。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