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自选课题达1981个,先后出版《激活创造的潜能》等5本学生论文集。有近200名学生在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连续五年荣获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团体一等奖。在2000年“中国航天之星”活动中,南京向中国科协推荐的美国航天飞机搭载实验设计方案(共五项),全部采用了该校学生方案。在世界中学生国际信息学奥赛中,该校代表队勇夺3金1银,被教育界评价为“全国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先行者,一面旗帜”。
2000年,金陵中学投资近百万元创设了“创新实验室”,建造了太阳能屋,制成一部太阳能汽车,购置了两部汽车模拟驾驶机……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参观后说:“学校创新实验室非常令人振奋!南京学生的实验演示水平很高,这点我非常高兴。”
乡村小学走出“小院士”
“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发明创造的权利和快乐”,是南京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凤凰街小学地处老城以外,从1996年成立“娃娃创造科学院”以来,有154名学生在各类市级以上科技发明比赛中获奖,在全国和国际发明竞赛中获奖16人次,先后走出4位“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在十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环保节水免浇花盆”引起园林部门参展单位极大兴趣。浙江一家园林公司当即提出购买这项专利,却没想到该作品出自南京市铜山小学一位11岁的农村女孩沈亚男之手。这所地处南京最南端的农村学校,长期坚持从农村生活实际出发,开展科技创新教育。近年来,全校学生分别获得3项国家奖和25个省级奖项,有12个创新项目获得国家专利。
据介绍,“安全剪刀”、“活动把防盗自行车”、“海水淡化器”、“即饮保温杯”、“新型水壶提手”、“自行车省力脚踏”、“健身按摩衣”、“卫生清扫车”等近千个创新产品背后,都有南京学子的名字。在江苏省“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近10年比赛中,南京学生的获奖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一。因发明“安全剪刀”光荣成为了“中国少年科学院”首届小院士的叶波同学,曾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她说:“学校的创新教育活动,点亮了我求知的目光,使得我从一个普通小学走进清华园。”
“南京的学生棒极了”
2005年7月,第23届国际系统动力学大会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行。当南师附中的陈禹和倪晓雯,作为仅有的中学生代表,用地道的英语宣读完他们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撰写的论文《试以系统动力学的观点论中国古建筑屋顶曲面的形成》和《系统思考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时,赢得了长时间的掌声。“南京的学生棒极了!”会后,国际系统动力学创始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费罗斯特教授特地走到他们面前,向他们伸出大拇指。
据介绍,将系统动力学应用于学校教学已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热点和趋势,在美国被誉为“为21世纪创新做准备”。四年前,系统动力学在中国的推广应用还没有涉及基础教育领域。南京市教育局就在中国科技开发院江苏分院的大力支持和合作下,组建了“系统思考在创新性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组。南师大附中等一批学校敢于“吃螃蟹”,在学校的“课程超市”中增设了这一选修课程。
在南京,创造教育首先植根于课程和课堂之中。“研究性学习”广泛开展,很多学校逐步形成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全市30多所学校还开展了“做中学”、“系统动力学”实验。“鸟的世界”、“百变机器人”、“漫步生物圈”、“发明创造技法”、“七色花”、“改变在身边”等一批丰富而富有个性的创新教育课程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在如今的南京校园,正在普遍进行着网络学习室、技能创造室、心理咨询室等“五室”建设工程,其中的“技能创造室”将帮助每一个有“想法”的学生,把“想法”付诸创造性的实践。此外,南京还建立了以计算机信息技术、航海模型、航空模型、车辆模型、无线电测向等项目为主的10个中小学科技特色学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南师大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鲁洁这样评价:“它唤醒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与实践,那里有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它唤醒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它原本是主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点。”
“创新”“教育”成双赢
金陵中学的王珂因计算机成绩过人,14岁时,就通过考试获得了由比尔•盖茨签名的MCP国际认证证书,在《计算机世界》杂志上发表了8篇论文,因此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破格录取,同时破格给予每年26300美元的全额奖学金。据了解,南京市每年都有200—300名高三毕业生,被美国格林奈尔大学、加拿大Alberta大学、法国路易格朗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录取。不仅如此,每年初三、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也有80—100人被国内外知名教育机构提前预订。在剑桥、哈佛、斯坦福、耶鲁等著名高校中,都有来自南京的学子。
世界排名靠前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在去年下半年与南京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将接受该市30名学生免费就读该校本科院系。该项目负责人说:“我们在近50年来首次免予高考招收南京学生,看中的是南京学生的潜力和素质。分数最高的我们可能不要,但素质全面的学生我们不会放过。”这是南京留学生多年来的出色表现,给多伦多大学留下的深刻印象。
“我们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放眼世界看教育。”这是徐传德经常讲的一句话。他说,今天的学生注定要生活在全球化的环境中,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在全球化视野下培养人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创设多元化的教育发展格局,造就熟悉国际环境、掌握国际语言、具有国际眼光、通晓国际知识、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国际通用型人才,培养一大批精通一个领域、兼备多种才能,具有“创业、创新、创优”潜质的人才。只有教育的眼光放远了,学生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