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让想象和创造的翅膀自由飞翔
  • 让科技小企业成为创新的火车头
  • 缘起联想扬天 感受冬奥别样激情
  • 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实施方案
  • 设计是节约型制造技术的灵魂
  • 俄罗斯大刀阔斧调整科技政策
  • 一个民间科技发明人的创新传奇
  • 十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回放(下)
  • 十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回放(上)
  • 自主创新报告团在各地引起热烈反响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愿艾滋病疫苗早日造福人类

    验的疫苗安全性也已得到证实。另外,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等单位研究的疫苗,也正处在实验室与临床试验报批阶段。 

      张林琦说,目前,国内艾滋病疫苗研究的主要方向在于:充分利用国内疫苗载体方面的研究资源,针对我国特有的艾滋病病毒株进行研发。当然,国内艾滋病疫苗研发也面临着来自科学和社会两方面的挑战。从科学上说,艾滋病疫苗试验是个十分缓慢的过程,成功研制疫苗也许还需要持续10年或更长时间。从社会角度说,在疫苗研制过程中,更需要有关伦理、心理、新闻媒体和社区教育等方面支持与配套的环境,以保证于疫苗人体试验的顺利开展。 

      “为什么疫苗研究必须有配套的社会环境呢?”张林琦解释说,由于缺乏预测疫苗效果的动物样本,临床人体试验成为解决疫苗与人类相关问题的惟一途径。疫苗每一阶段甚至每一步试验,都将涉及到试验区人有关“试验对本区有益还是有害”的看法,涉及健康志愿受试者相关的利益与风险,以及有关伦理问题等。应该说,处于第一、二期临床试验的疫苗涉及的面还不是很大,一般是几十人、几百人,有关人体试验的伦理、隐私和知情权等问题尚不很突出。但到了超过2000人以上试验的第三期临床,或是第三期之后的人体临床试验,涉及的社会问题将会很多的。如果没有一个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疫苗试验的环境,可以说,疫苗的研制进展将受到很大影响,甚至是寸步难行。 

      张林琦强调,现在是营造社会支持环境的关键时刻。一方面,营造环境涉及的方面很多,除了政府重视和支持外,还需要国内相关人士包括决策者、非政府组织、社区伦理委员会,医疗专业人士和媒体等方面的理解、支持和参与,需要多个疫苗试验参加单位、受试者、社区等环节之间的有效沟通;另一方面,按照目前疫苗研发进度,需要保证疫苗的进一步研制试验有很好的接口,确保将来疫苗的获取与使用。 

      “营造配套社会环境,促进疫苗科研,也是本次研讨会的宗旨。”张林琦说,国内有关单位和“国际艾滋病疫苗计划”等国际组织也正在研讨营造配套社会环境的行动计划蓝图,包括争取各级政府的理解与支持、如何对媒体进行有关疫苗试验知识培训、如何争取有关社区的理解和支持、在疫苗试验区开展有关疫苗基础知识和试验中伦理问题的咨询、建立专门网站普及艾滋病疫苗科学及试验知识等。 

      张林琦最后表示,鉴于艾滋病的快速蔓延,疫苗的研究和推广应该是艾滋病预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