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王选,一座自主创新的丰碑(图)
  • 让知识产权法典化—意大利的知识产权保护
  • 迈向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纲领
  • 应对潜在能源危机—欧盟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
  • 设计是节约型制造技术的灵魂
  • 俄罗斯大刀阔斧调整科技政策
  • 一个民间科技发明人的创新传奇
  • 愿艾滋病疫苗早日造福人类
  • 科技发展新的里程碑
  • 北京大学教授王选:我只是一名科学家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空缺!科普大奖名花无主

      2005年12月8日,第二届全国科技馆《展品创新奖》评奖活动的最终结果揭晓:一等奖未评出,二、三等奖各空缺一项。 

      这已经是该奖项一等奖连续两次空缺,为什么这个全国性的科普奖项如此“难产”呢? 

      “一等奖连续两年出现空缺,并不奇怪,客观地说科技馆展品制作与展示是我国科技馆发展建设的一个‘软肋’。不但在内容建设上,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在内容设计、研究、制造上也缺乏应有的创新能力,大部分都仅仅是从国外引进、移植一些内容,缺乏消化吸收。”本次评奖活动组委会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徐善衍在中国科技馆颁奖现场的一番讲话把人们的思考带到更深的层面。 

      也许不仅是科技馆展品存在问题,就是科技馆本身甚至科普教育都存在值得思考的问题。 

      ———感慨“空缺”———“我感到很难过很压抑” 

      对于头奖的连续空缺,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心情。 

      “我作为国家科技馆的馆长,心里感到很难过并且压抑,因为两届展示活动都在我馆举行,我们近水楼台,可以尽量将创新展品提供参评,可结果还是没有一件高水平的展品出来。” 

      “就我所知,我国科技馆的展品普遍存在模仿甚至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