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自主创新,引领世界高端计算潮流
  • 商业模式创新:新经济中自主创新的微观机制
  • 如何让品牌成为最有价值的资产
  • 自主创新:以色列的立国法宝
  • 让1+1释放出大于2的能量
  • 产业联盟:从内部走向外部的合作创新
  • 拿来奠定基础创新迈向振兴
  • 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法律保证
  • 想轻松生活吗?创新吧!
  • 创新性成果必须对社会做出有形贡献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研讨发言摘登

    >

      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面向世界、把握未来的战略决策,也是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们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什么是创新型国家呢?我个人理解创新型国家实质上是指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是指发展方式的转变。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发展动力看,从资源驱动、要素驱动,到创新型驱动,这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从发展方式看,有主要是依靠自然资源和能源来发展的资源型国家,有在技术上主要是依靠发达国家的依附型国家,也有主要是靠自主创新来推动发展的创新型国家,即以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和途径。 

      创新型国家的标志,主要有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2%以上,对引进技术的依存度在30%以下,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70%以上等等。但要真正建设创新型国家,还需要更深层的思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要让思想冲破牢笼。其次是加强制度建设,包括完善法律环境和知识产权制度。如果不能从制度上让创新者得到应有的回报和激励,就不可能有人去从事创新。第三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但需要有一定的科技实力,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中国经过50多年的建设,2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实力,要把握住这个时机。第四是人力资本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创新不神秘,也决不只是科学家的事情,而应该是全体国民的行动,实际上人人可以创新。只要我们有了一种制度保障,有了一种创新环境,有了一种文化氛围,就可以建设创新型国家。 

      总之,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界要把握住战略机遇,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 

      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要有自信心 

      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型国家,不完全是一个目标,实际上也指明了我国要走的道路,不光是告诉你到哪儿去,还告诉你怎么走。建设创新型国家回答了我们怎样建立小康社会,怎样建立和谐社会。我们国家地大但物不博,光靠资源不可能建成小康社会,靠给国外企业打工也打不出富裕的小康社会。13亿中国人是我国最丰富的资源,我们要靠中国人的智慧实现全面小康。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几个认识问题需要取得共识。 

      第一,如何判断我们国家目前的科研实力。一方面,应该看到我们和国外的科研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必须有危机感。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某些领域,比如说信息领域,我们具有一定的跨越发展的潜力。以芯片设计为例,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后认为,在CPU领域并不存在我们一无所知的技术盲区,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我们完全有信心跨越发展,走到国际前列。作为科技领导部门,对于自己的科研人员,尤其是经过几十年考验的科技国家队,对承担重要任务的科研人员,要有足够的信任。 

      第二,我们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我觉得除了宣传自主创新外,还应当多宣传“重点跨越”,多宣传“引领未来”。有些同志对能不能实现跨越还持怀疑态度。科研人员,尤其在第一线的人员更要树立跨越意识。如果科研院所把跨越作为基本的战略思路,我们的发展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计算所考虑,“十一五”期间,我们的CPU芯片争取三年跨越四代,做到和全世界最好的公司并驾齐驱。有人会说这是吹牛,但是我们确实是在朝这个方向走,我认为到达这个目标是有可能的。 

      第三,怎么理解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我当过5年企业总裁,算不上企业家,但是我知道企业是怎么回事,还是有点发言权的。有些人一听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就以为科研单位和大学不重要了,这是片面的认识。按中央领导的说法,科学院要起到骨干与引领作用,大学作为生力军也很重要。在计算所有这样一种共识:科研单位要努力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目前很多企业的创新能力并不很强,科研单位有责任帮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有很强的创新动力和需求。相反,有些大企业,特别是带有垄断性的大企业反而对创新性没有太高的认识。电信运行企业是我国赚钱最多的企业之一,每年有几千亿的收入,几百亿的利税,但每年R&D的投入只占营业收入的万分之一。对这种企业国家要给它鞭策,要给它压力。要创造环境让真正搞自主创新的企业发展更快一些。如果不创新的企业在中国地位挺高,而创新的企业发展却重重困难,我们就要反思一下,我们的环境和政策上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第四,建设创新型国家特别要加强战略的谋划。比如专利申请得多是不是好事?从宏观来讲,专利多一点是好事情。但具体到一个单位、一个人,是不是申请的专利越多贡献就越大?不一定。计算所已经是专利大户,每年申请100多个专利。我算了一下,如果我们拥有1000个专利,每个专利在生命周期内的维护费需要10—20万,计算所差不多要花一两亿元来养专利,钱从哪儿出?养这么多专利值不值?其实,专利不在多而在质量。申请专利应该有谋划,就像打仗前在沙盘上谋划一样。计算所设立了以谋划专利为主要任务的知识产权办公室,要求上科研项目前先做仔细的专利分析。 

      第五,科技评价确实很重要。科技评价必须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有相对比较独立的第三方的评价机构,这个评价机构应该是专业化的,比较职业化的,最好是独立于科技管理部门。比如说某个科研评价机构评价科学院的科研工作,这个评价机构的工资就不应是科学院给的,这样做相对来讲比较公正。同样,评价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政绩,也需要相对独立的职业化的评价机构,同时要高度重视在第一线工作的科研人员(包括企业科技人员)的评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高福 

      基础研究就是要引领未来 

      我谈一谈“16字方针”里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方面应该思考的问题。最近我看了一个资料,有人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大概已有近百家生物医药高技术产业,在国家专利局查所拥有的专利,平均每个企业不到一个专利。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有很多“垃圾专利”。为什么成为“垃圾专利”?研究人员没有真正地将产、学、研结合。 

      以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非常重要。微生物研究所有一个专利,通过和企业合作,不仅开发成产品,整个产品80%出口,而且出口到欧洲这个对食品卫生最挑剔的地方。现在回过头来讲,如果是以微生物所为主体,恐怕不仅出口不到欧洲,也不一定能够在国内生产出来。 

      宏观地来看,未来经济发展应该是高、好、低、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要低,环境污染要少。我所举的例子就是和资源有关系。奶牛挤出的奶,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不污染,牛奶不会变质,为什么会这样?牛奶里本身有一种乳酸球菌,乳酸球菌会分泌抗污染细菌的物质。我们所有一位教授,花了几年时间,分解出了乳链菌肽,作为食品保鲜剂,这是“十五”就开始做的一个项目。浙江有一家公司,以他们公司为主体,以我们的专利技术为基础,生产这种产品,确实实现了产、学、研结合,现在已经有近亿的产值,利润额度也非常高。我们研究所和这家企业刚刚挂牌建立联合实验室,进一步开发项目。 

      如果回过头来,由我们研究人员自己去推广,企业可能就办不起来,产品也不可能冲向世界。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企业为主体,实现了研究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在支撑发展方面,主要是科研或者技术应用方面。而引领未来方面,重点要抓好我们的基础研究。这两方面不可偏废。 

      中国科学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办院方针是两个面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这点跟现在的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的方向是一致的。另一个面向是面向国际科学前沿,而且在国际战略前沿方面要建立世界一流的研究所,实际就是要冲向世界。 

      如果中国没有冲向世界的科研成果,没有冲向世界的研究所或者大学,尤其是国内研究所,目前大家都冲向经济了,产学研结合,最后无法引领未来。作为研究所现在就应该思考这个问题。 

      尤其需要讲一点,大家都冲向经济建设这个大目标的情况下,可能对基层研究有一些冲击。现在大家就应该注意,这是科技在支撑和引领方面应该思考的问题。 

      最近我们所在科研大楼设置了移动式展板,把全国科技大会的“16字方针”摆在上面。16个字,每个字都要深刻体会,大家都提产、学、研结合,企业为主体,我们也还要想到要支撑发展基础性的研究所,更不能忘记基础研究。这非常重要,这是为了引领未来。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王会军 

      科技界未来面临三项任务 

      科技界未来要做什么,科学院未来要做什么,特别是科学院的研究所要做什么?除了科技创新,做“三性一攀登”(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创新贡献,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以外,我能想到的有三件事情。 

      第一,体制改革仍然是非常繁重的一件事。1998年到现在,不到10年的时间,科学院的研究所进行了科研体制改革,包括凝练科技目标、精简队伍、建立新型的聘用制度、改革分配制度等等,确确实实是在动真格的。我个人的看法,现在科学院及其各个研究所所进行的科技体制改革,应该还远远没有结束,整个国家的科技体制的改革更是远远没有结束,甚至还没有进入到高潮。 

      为什么这么说?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是科学研究的评估评价问题。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科技投入的体制和机制。现在科技界之所以出现无序竞争、浮躁等等,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不完善是一个因素;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投入的体制不是很规范,造成了多种投入的渠道、多种投入的机制。把体制问题当成一个大的课题去研究,非常有必要。未来科学院,包括其它的国立研究机构,甚至包括企业、创新型大学,很大的任务还是体制方面做更深入的探讨。 

      第二个任务,在文化上要花真正的力气。科学要发展,软环境的建设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很好地去吸取发达国家的科学文化最精华的东西。科学院,包括大学的研究部门,实际上在科学文化上逐步地在与先进国家的科学文化接轨或者吸纳其优秀的东西,我们国家的科学文化肯定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秀传统。问题是,我们现在的科学文化还有很多应该革除的一些弊端,大家谈得非常多,比如论资排辈现象现今在一定意义上、一定方式上存在,这里有很多问题,将来应该成为科技界努力工作的一方面。 

      第三个任务是人才问题。现在,我们缺少在国际科学界能够呼风唤雨的帅才。另一方面,我们也缺少科研的中坚力量。但是,跟这种现状很不协调的是,我们一方面缺人,另一方面实际在浪费人才。前不久有一个杂志招聘一个普通的编辑。我一看来应聘者的名单,吓了一跳,十几个博士、二十几个硕士应聘。所以,需要反思一个问题,我国缺人才,但是拥有博士和硕士学历的人找工作的渠道是否畅通?我们是否有浪费人才的现象?应该好好思考这个问题,找到了症结,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发达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到怎样提高质量上,在我们所也讨论了好多次,大家普遍感到重点应该是如何提高培养的质量,如何更好地把握科技发展的最前沿。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陈和生 

      面向国家战略完成历史使命 

      两个星期前参加了全国科技大会,感觉到确实是在我们国家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大会,大家确实感觉到非常振奋。我们国家要从经济大国变为一个经济强国,我觉得关键就是要建立一个创新型国家。到2020年,按规划,国家对R&D的投入大概将是现在的6倍左右,这样的增长不论在我国的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我感觉这次会议还有一个特点,一方面提出宏伟的发展目标,同时对我们国家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如资源、能源、环境、三农等问题,都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大会上提出来很多配套措施,我觉得也是非常扎实的,希望下一步尽快落实。很多东西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出具体的法规和措施,更需要各级领导来认真落实。 

      在政府采购项目中,会议提出要优先支持咱们国家的自主创新发展起来的技术,这一点确实是重要的。国外很多高技术的产业或者高技术的公司和他们的政府一起,采取的策略实际上是有意识的要扼杀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如果我们没有清醒的头脑,许多我们自己的高技术就永远发展不起来,永远落后。 

      作为科学院的研究所,我们要积极的争取国家任务,包括规划中提出的重点领域、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前沿技术等。我们应该认真地去做。这不是一个简单地争取经费问题,而是首先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针对国家需求来摆准研究所的地位,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创新型国家中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很多发达国家在他们国家的创新体系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若干个大型的国立实验室。现在都发展到了非常大的规模,都聚集了各个学科最前沿的研究工作者,变成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大型研究基地。比如说美国的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日本的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再继续进行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研究的同时,都是从以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研究为主的实验室转变成为了多学科性大型交叉研究基地,其特点是依托同步辐射光源等大型科学装置。 

      高能物理研究所及科学院其它的研究所,包括正在建设的核装置,兰州中离子国家实验室,还有现在正在建设的上海光源都是这样的角色。我认为这样大型的、综合性的基地应该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元素,其作用是为国家的创新研究和创新的物理研究提供一个先进的手段。 

      要做好这件事情,很多相关政策的配套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比如说到目前为止,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仍按照一般的基本建设来管理,和建设高速公路、发电站、水库等采用一样的管理办法。这其实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在实际工作中带来许多困难。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符合大科学装置的建设的管理办法。 

      关于配套政策和措施,我觉得各方面都说的很具体,考虑的很周到。唯一有一点就是关于科技决策方面。我感觉到在一些重大项目或者研究计划的决策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争论,这是正常现象。问题是怎么建立一个比较好的机制来正确地决策?这点非常重要。现在国内往往采取的方式是:比如说今天讨论项目A,找了一批人来评审,A上了。明天又说讨论项目B,又找了另外一批人来评审,B也上了。没有清晰的发展战略,没有该领域在这个时期总经费的边界条件,这个样的管理把有限的财力、人力都分散了,无法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不是可以参考国外的经验,比如说每一个学科都建立一个权威的、任期相对固定的专家顾问委员会,由这个委员会向政府的相关机构提出建议。这个委员会要考虑在该领域一年或者五年是多少经费,在这个经费边界条件之下确定该做什么。 

      美国有总统科技顾问办公室,有总统科学顾问,多少年来都是物理学家担任,再往下就是相关的各个部每一个学科都有任期固定的、权威的顾问委员会,明确边界条件,由他们制定该领域的发展战略,评审项目,提出建议,公开透明。将来如果发现决策有失误,也可以找他们问责。我们应当结合中国的情况,摸索一套办法。现在,科技部基础司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在一些学科试行。这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好趋势,应该往这方面努力。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张平 

      要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创造一个有利于科技人员和科研院所的有效创新、高效创新的环境。那么目前科研人员和科研院所都关心一些什么问题? 

      首先,从科学院来看,目前广大科技人员普遍感到压力过大。现在科技人员自身的利益很多都是跟有效竞争、有效创新连在一起的,评价考核也把这些东西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现在科学院实行岗位评估。每个人在聘任制、合同制条件下,完全不知道下一个合同还能不能签,这带来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虽然说大部分人跟研究所要签合同,但是不排除与某人不签,不签总是能找出不签的道理的,所以科研人员感觉到还是有很大压力的。 

      科学院也面临着压力。科学院实际上是面向全国,是全方位的竞争。像大气所,就要面向整个气象局、海洋局,面临这么大的面。科学院努力争取的项目,往往是从别人已有的地盘里抢到自己的生存条件和环境,这是非常非常累的。 

      第二,对于科学院的各个创新型机构来说,更多的还是来自发展的压力。因为研究所比以前多拿了经费。如果对国家不能有一个合理的交待,不能有一个有效的产出,后面怎么还能叫国家资助我们? 

      第三,整个社会转型给科技人员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带来了变化,这种变化也给科研院所带来了压力。比如说年轻人来了跟我说得最多的是住房,这个问题谁也解决不了,还有子女上学问题,这也是面临的竞争压力。微软的研究院离我们有两三百米的距离,我们干的很多工作都是一样的,人家的待遇比我们要高很多,虽然我们现在的待遇跟农民比不知道高多少了,但是我们还是有非常大的压力。怎样通过一些政策措施,通过一些努力,能够使我们的科技人员逐步地把科学研究从职业变成一个事业,相对来讲减缓他们的压力,这是我们研究所现在非常关注的一件事情。 

      除了压力问题外,人员流动的环境也很重要。现在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虽然说起来我们现在用人搞的是合同聘用,假如以后真的不再续聘,也确实不知道后面给他的是什么样的社会保障。作为所领导,我们不能说他在这儿干几年,等他走了,后面就不管了。我们的制度应该更有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不适合做科研创新的,可能适合技术创新,不适合做技术创新的,可能适合讲讲课,总之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