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
  • 上海综合创新能力缘何全国领先
  • 海归创业:中关村联结世界的大脑水渠
  • 引私人资本入创新大潮
  • 新型产学研的契约动力:中关村自主创新的新机制
  • 从农牧经济转向知识产业—爱尔兰的创新政策
  • 创新使石油成为工业血液
  • 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命题
  • 顺应时代发展的法国知识产权政策
  • 重视人力资源发展创意产业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高端创新:中关村新研发业态与研发产业

     消费电子的独立设计企业2002年7月,一家由14名员工组成的手机设计企业———德信无线正式成立。2005年5月,成立不到三年的德信无线在纳斯达克上市成功,一举募集资金1.42亿美元。在三年的时间里,德信无线完成的手机设计方案达到数十个,国内外众多知名手机大厂都是其客户。在获得丰厚经济回报的同时,德信无线还开发出一套通用手机设计软件平台。目前,德信无线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化手机设计企业。此外中关村还集中了中电赛龙等国内领先的手机设计企业。 

      第三方设计公司中关村集聚了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设计公司,精卫全能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精卫全能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主要从事与汽车开发生产相关的技术、技术咨询以及汽车零配件进出口等业务,是国内领先的汽车设计技术与服务的提供商。经过不懈努力,精卫全能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与国外著名的汽车厂家以及国内汽车行业的优良企业结成了商业合作伙伴关系。目前,精卫全能公司除了在哈尔滨、芜湖、长春、上海、苏州设有事务所或分公司外,还计划在香港、台湾设立事务所,并将在美国、韩国设立分支机构。 

      软件研发外包的零包平台中关村是我国软件出口基地之一。2005年由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牵头成立了“对美软件外包项目获取平台”(简称零包平台),并于8月举行了发包说明会。零包平台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在美国按城市招募联络主任,建立美国外包项目来源网络,建立外包工程服务体系,为中关村的软件外包企业提供零包服务,帮助中关村软件外包企业获取外包项目。2005年11月,通过零包平台的牵线搭桥,EternalSystems公司与中软资源公司正式签署了总服务协议,双方正式结为合作伙伴。之后,2005年12月,“软件改变中国”高峰论坛———欧美企业发包说明会也在中关村顺利举行。 

      专业生物医药CRO以中关村为核心的北京区域内集中了我国近三分之一的生物医药CRO(委托研发)资源,其中德众万全公司是国内第一家CRO上市公司。德众万全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要业务是为客户提供国际水准的医药临床研究、临床前药效药理毒理研究等全方位委托研发服务。2003年,成立仅4年的德众万全在香港成功上市。截至2005年6月,已经完成了400多个国家级新药的临床前研究,申报国内外专利60多项,其中有30%左右是发明专利,获批注国内两个国家级一类新药,开展了6个创新药物临床前研究工作。同时公司获发临床研究许可证总数累计197张,生产许可证总数累计至53张。至此,德众万全已经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国内CRO企业的领头羊。 

      除了拥有大批“硬技术”研发企业之外,中关村还有一批以市场调研、产业研究、经济分析、技术管理等“软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独立研究组织,它们在各自领域进行的不断探索,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二、中关村研发产业正在形成 

      2004年,在中关村1.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近4000家企业的技术收入占到企业总收入的50%以上。可以看出,研发业务已经成为中关村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研发型企业不断涌现的同时,市场中的各类研发机构也在中关村形成集聚。研发产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在中关村已经形成。 

      中关村成为本土大型企业的重要研发基地1996年11月,中兴新太数据通信有限公司北京研发中心成立。1999年11月,深圳华为技术公司北京研究所成立。2000年5月,蓝点软件北京研发中心成立。2001年3月,兰州联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发中心成立。同月,智冠科技公司北京研发中心成立。2001年4月,华立科技北京研发中心成立。2001年11月,重庆MEMS北京研发中心成立。同月,宁夏有色金属北京研发中心成立。2002年9月,北京东软解决方案验证中心成立。 

      中关村成为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的首选地。当1995年9月IBM中国研发中心在中关村正式成立的时候,也许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这竟然揭开了跨国公司在中关村大规模设立研发机构的序幕。1995年12月,微软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成立。1997年12月,诺和诺德中国研究中心成立,同月贝尔实验室中国基础研究院成立。1998年12月,富士通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成立。1998年12月,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成立。1999年11月,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成立。2001年7月,SUN中国工程研究院成立。2001年11月,彩虹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成立。2001年12月,大唐电信-飞利浦TD-SCDMA终端联合研发中心成立。2003年2月,AnyDATA北京研发中心成立。2003年10月,甲骨文北京软件研究开发中心成立。2004年7月,法国电信北京研发中心成立。到2005年10月,中关村已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在园区设立了43家研发机构。 

      以中关村为主要载体的研发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北京市第一次经济普查公布的数据,2005年北京研发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增加值达到276.5亿元,占到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4.5%。行业法人单位总数15716个,占全市法人单位的6.1%;从业人员38.9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5%。而中关村正是北京研发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 

      三、研发新业态与研发产业的启示 

      研发新业态对于产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中关村研发新业态充分体现了高端环节对相关产业发展的促进功能。研发新业态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令中关村丰富的研发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大幅降低了产业的总体创新成本。目前在中关村类似德众万全、德信无线等带有明显平台性的研发企业正在增多。它们并不是服务于某个企业,而是面向全行业提供研发服务。 

      市场需求的研发是中关村研发产业形成的根本原因在新经济条件下,研发不再是仅仅遵循“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这条单一路线,而是由市场直接对研发提出相应的要求。比较而言,我国在科技基础研究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中关村却是我国新产品应用的前沿和市场信息中心,具有直接感受市场对于研发需求的特殊优势。这是中关村研发产业形成的根本原因。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也是中关村研发产业的核心特色。 

      全球化和价值链分解造就了中关村研发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价值链环节之间的分工逐步细化。原来在企业内部的研发、物流等各价值环节开始独立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中关村凭借研发资源和人才优势,对全球和全国分解出来的研发环节形成强大吸引力。中关村研发资源的集聚使得研发投入来源多样化,技术交易数量大幅增长,税收显著增加。这些特点使中关村研发活动呈现出高端产业特征。 

      研发新业态提供了科研院所改革的新思路首先,市场中研发力量的崛起和研发新业态的出现,大大扩充了我国原有科技资源的定义范围,它们是实现“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一条重要思路。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当将其作为新兴科技创新力量加以重点支持。其次,向专业化研发型企业发展为我国科研院所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事实证明,以往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思路并不能使所有科研院所的改革都取得成功。如果充分利用价值链规律,促进科研院所走市场导向的专业化研发型企业的道路,将更加有利于发挥其科研优势。 

      中关村研发新业态和研发产业的形成,标志着知识经济在中关村从概念走向实际,也使得中关村牢牢占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端位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是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引擎。(执笔:任冉齐、王宏家、刘志光、李伟)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