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另一方面支持农业生产的水土资源又在大量减少,缺口很大。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5亩减少到1.2亩,耕地缺口将达到2500万公顷左右,农业缺水1200亿立方米左右,用地、用水人均占有量下降10%。
保障粮食安全,这是一项目标与条件十分悬殊的硬仗。如何解决水土资源严重短缺与粮食增产之间的矛盾,专家提出了“紧缺资源替代”战略,即通过科技和人力资本的集约化投入,以非常规灌溉水及非常规粮田进行替代,提高资源的生产效率。
“水不能替代,但灌溉水可以替代。”石元春解释说,比如采用提高作物自身水利用效率的生物节水、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的农艺节水和以低质水等非常规水来替代灌溉,节水潜力达1650亿立方米。同样的道理,土地不能替代,但耕地可以替代,通过中低产田改良和增产技术提高单位耕地的产出,确保粮食丰产。
超级水稻、有机食品、太空育种这些采用新技术培育出来的成果正变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如今,对于老百姓来说,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安全放心。今后15年,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引擎,推动农业常规技术的效率革命和全面升级,实现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到那时,生物技术培育的各种蔬菜、肉类将丰富百姓的“菜篮子”。
此外,食品中新的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物对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也受到高度重视,国家将建立食品安全网络和预警体系,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保障食品吃得安全放心。
行得更方便快捷
每到春运、暑运、“黄金周”期间,老百姓最头疼的就是交通。由于运输能力不足,交通不畅,出行困难,使人们的假日休闲大打折扣。大城市交通拥堵、交通能耗与污染和交通安全,已成为当今中国道路上的“拦路虎”。交通科技问题研究专题组组长傅志寰说,未来15年,交通科技将把发展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解决这3个热点问题作为主要任务,为破解百姓出行难题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交通能耗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的主要污染源。清洁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十五”期间,我国实施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一些关键技术进入世界前列,我国电动汽车的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未来,将进一步推动新型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第一步研发和推广燃气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减少石油消耗,降低大气污染;第二步研发和推广燃料电池汽车,2012年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汽车的节能化、低排放化和洁净化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预示着“绿色汽车”时代即将来临。
在日常生活中,塞车是城市人最添“堵”的事。据统计,全国113个大城市普遍陷入交通拥堵困境。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5倍,将达到1.3亿辆。因此,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迫在眉睫。今后,将研究应用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和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等关键技术,提高出行比例50%以上,在城市内建成50分钟出行圈。
为建立通畅、便捷、安全、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高速铁路成套技术、新型洁净能源汽车、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将是未来交通科技发展的重点项目。应用信息化、智能化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实现城际间“公交化”,经济圈之间“朝发夕至”,保证人便其行、货畅其流。我们相信,到那时,春节回家的路会越来越顺畅。
住得更舒适环保
人居环境是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采用绿色建材、保温墙体,应用城市污水回用循环系统的小区,将成为未来的“小康住宅”,构建起人与城市的和谐。
据估算,我国未来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约1个百分点,2020年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7%,城镇总人口达8.3亿。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中国的城镇化也将经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城镇建设相关产业不适应城镇发展要求,建筑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中依靠技术进步获得的不足20%;城镇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30%以上,住宅产业、建筑产业和废弃物资源化产业严重缺乏科技支撑。
城市发展与城镇化科技问题研究专题组组长叶如棠说,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一批技术瓶颈问题。比如,开发应用城市污水回用和节水技术,可实现节约用水50%;开发应用建筑节能和供热制冷技术可实现建筑节能50%以上,相当于全社会节能15%左右,这对建设节约型社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未来15年,科技工作要在城镇化的基础性科技和共性关键技术方面有所突破,使城镇从盲目扩张向有序发展转变。
数字生活更时尚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砖头般的“大哥大”曾是尊贵身份的象征。到今天,手机早已成为普通的通讯工具。不仅如此,上网冲浪、收发邮件、网上办公已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科技的飞速发展令人心驰神往。到2020年,我国将有8亿网民,并且实现电话、电视、上网三网合一。
科技成果的应用不断造就新的追赶和超越机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呈指数增长。电话走进50%的美国家庭用了长达60年的时间,而互联网进入50%的美国家庭只用了5年时间。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达5910万人,跃居全球第二位。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等基于网络的各种活动,近几年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
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未来将重点发展下一代网络产业、新一代数字移动通信、集成电路设计与加工产业、软件产业、低成本高性能的CPU设计,大幅度降低信息化成本,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网络系统,使8亿人民上网,并实现电信网、电视广播网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为未来宽带业务提供技术支持。到那时,人们完全摆脱了通信电缆、网线的束缚,可以用手机实现随时随地上网、看电视、召开视频会议。一切资讯尽在指尖掌控,数字生活更时尚、更轻松。
人人享有健康
“有啥别有病”这是老百姓最朴素实在的愿望,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到2020年,将实现人人享有健康,全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当前,我国人口问题突出。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可能达到14.5亿,比现在增加一亿多人;我国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预测2020年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16%;同时,我国人口质量不高,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每年约有26万多缺陷儿出生。许多重大疾病仍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目前,艾滋病已波及我国31个省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居亚洲第2位。据预测,如不加控制2010年感染者可能达到10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1.2亿,占世界1/3,乙肝患者达2600万;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像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还缺乏有效的防治药物。
此外,我国新药创制能力严重不足,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匮乏,进口药物比例逐年增高,化学药品中97%为仿制药,医疗器械设备大量依赖进口,看病吃药贵使许多低收入患者望而却步。
人人享有科学
普通百姓利用科学基础设施的共享平台,获取知识,改变生活,甚至创造财富,这是科学普及带来的改变。
爱因斯坦谈到科学的社会功能时说,科学间接或直接地促进生产力发展,此外科学还具有教育功能,它作用于人类的心灵,这个功能看起来没有第一个功能那么明显,但是它与第一个同等重要。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科技进步的两个基本方面,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或缺。正因为如此,在本次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首次把科普工作与创新文化建设一起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题进行研究并将纳入规划。
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低下,已成为制约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严重瓶颈之一。据统计,1989年美国和加拿大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分别为7%和4%,2000年美国增长至17%,而2003年我国公众基本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2%,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
随着小康社会的建设,广大公众对科学技术在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日益关注,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越来越广泛的需求。规划战略研究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研究专题组副组长王元认为,提高科学素质,不是科学家工程师的职业行为,它是人们实现生活理想的基本手段。比如在广泛的社会创新基础上,利用新的知识获取财富,可以促进企业家精神和民营企业的发展。
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研究专题组组长王渝生介绍,今后我国将实施《全民科学普及行动计划》,针对青少年、农民、领导干部与公务员、城镇社区居民和企业职工等4个重点人群启动科普行动计划;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大城市科技博物馆、中小城市综合性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和青少年活动站、社区和乡镇科普文化活动室等3级科普基础设施体系;建立面向全社会的科普信息库,实现科普资源共享,让科技惠及百姓。
《纲要》中这些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问题不一而足。“‘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纲要》全篇。科技的发展核心是人,科技服务人、依靠人、为了人。此次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更关心百姓需求,关注国计民生,关心人民健康和福祉。”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这番话道出了科技发展的使命和动力。科技惠及百姓,随着《纲要》的实施,人们在点滴生活中将享受到更多的方便和福利。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