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美国著名商学院教授的管理创新三字诀
  • 中关村自主创新路线图
  • 外国学者谈如何打造创新城市
  • 澳大利亚高效通畅的专利体系
  • 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以色列创新政策
  • 评论:自主创新是开放条件下的创新
  • 解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之二
  • 立足自主创新 发展载人航天 追求不断跨越
  • 聚焦国外知识产权保护法
  • 关注世界知识产权发展新趋势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十五结硕果

    人员身份、明确实验室署名、建立专门网站、出版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英文简介、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形象标识、推动公众开放等一系列措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品牌特色和时代精神风貌得到进一步加强。 

      通过“十五”的迅速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整体实力大幅度提高,承担了大量国家基础研究任务,为解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许多研究成果被青藏铁路建设部门采纳,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节省工程投资约9亿多元;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确保我国西部石油及天然气的高效开发、实施“西气东输”的跨世纪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际上首先证明,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预防SARS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感染安全有效,为抗击SARS做出突出贡献;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研制成功H5、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和H5亚型禽流感重组禽痘病毒载体疫苗4种疫苗,在防治禽流感疫情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2001—2004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承担各类课题21757项,获得研究经费422970.6万元;共发表论文105000篇,被SCI收录的论文约占41%,被EI收录的论文约占9%。并连年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158项,各类奖项1782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31项,“十五”期间仅有的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均由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 

       二、“十五”期间国家实验室建设与发展 

      为促进学科综合交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吸引和聚集一流人才,科技部从2000年开始推动国家实验室试点工作。通过整合关联度高、学科互补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相关实验室资源,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团队,建设学科交叉、综合集成、人才汇聚、机制创新的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主要在具有明确国家目标的领域、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具有我国特色和优势的领域布局建设,开展前瞻性、创新性、综合性研究,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新型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2000年批准建设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2005年又批准筹建了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等5个试点国家实验室,目前试点国家实验室达到6个。 

      国家实验室已经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比如,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五粒子纠缠以及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实现了开放目的的超空间传送,研究成果发表于2004年7月《Nature》。 

      三、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立足现有,优化布局;分清层次,重点支持;强化竞争、动态管理”的基本原则,自1999年以来,科技部先后从各部门的野外站中遴选了35个作为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试点单位,并从2003年起,将野外站工作纳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2005年科技部重点在生态系统、材料自然环境腐蚀、特殊环境和特殊功能、地球物理等领域启动了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络建设,并择优遴选了36个生态环境野外站纳入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体系。 

      四、国家研究实验基地是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以先进、集中的仪器设备、完善的配套设施等科研条件为基础,凝聚了优秀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形成了规范有序的运行管理机制和宽松的学术氛围,是承担《纲要》任务的重要力量。国家研究实验基地一直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重要任务,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率先尝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必将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有益借鉴,并将为汇聚国际型顶尖人才、形成高水平人才梯队集群创造适宜的条件。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