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和载体,对人进行教育引导和劝服感化的过程。就科学思想教育而言,必须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疏导方针,恪守民主、开放,尊重人、关心人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避免教育的生硬化、空洞化。在教育内容上,需要全面把握科学思想的丰富内涵。既要有科学常识的介绍,也要有科学道理的启迪;既要有科学成果的宣传,也要有科学原理的揭示;既要有科学精神的弘扬,也要有科学伦理的倡导;既要有科学方法的推广,也要有科学真理的传播。具体到教育对象,则需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的接受能力,教育内容有所侧重,避免教育的盲目化、一律化。在教育方法、形式和载体的选择上,可以用说理教育的办法,通过办班培训、课堂教学、报告演讲和媒体言论等,直接向教育对象阐明科学道理;也可用形象教育的办法,借助展览画廊、书籍报刊、广电网络和文学艺术等,使教育对象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得到思想的启迪和认识的提高;还可采用互动式、体验式的教育形式,让教育客体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科学的神奇,领略科学的力量,进而热爱科学、向往科学,逐步强化科学观念和科学意识。在科学思想教育实践中运用何种方法、形式和载体,需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避免教育的简单化、绝对化。
实事求是科学思想的精髓所在,也是科学思想教育的要义所在。科学思想教育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勇于开拓创新,大可不必墨守思想教育方法的某些成规,更不必拘泥于一些有关思想教育方法的定论。以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为载体进行说理开导的言教,是思想教育极其广泛的一种方式;以教育者自身模范行为对人教育感化的身教,是思想教育极其有效的一种途径。但是,根据人的思想形成机理和发展变化规律,思想教育并非仅仅局限于言教和身教。
除此之外,还有物教、事教、艺教等等。所谓物教,即用某些富有特定意义的物体、物件或物证向人们展示,以达到启发人、教育人的目的。科技馆的展品、博物馆的典藏、圆明园的废墟等,都以特殊的物品为载体,承载着某种思想教育的功能。我们经常组织的参观活动,正是开展物教的实际体现。所谓事教,即以某个事实、某件事情或某种事件感化人、教育人。神舟6号遨游太空,这一天大喜事令无数中国人欢庆科技成就,升腾报国之志;而前几年美国轰炸我驻南使馆,这一事件则从反面激起了无数中国人的爱国情怀,看清了敌对势力的无耻行径。所谓艺教,即以富有教育意义的文艺作品感染人、激励人。数千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就有“以乐化人”一说,并将音乐列为培养门生的必修课“六艺”之一。如今,文艺式样繁多,交流十分快捷。一本科普力作、一部科幻大片,同样可以用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人们的眼球,震撼人们的心灵。
由上可见,除了言教和身教,物教、事教、艺教早就存在于思想教育实践之中。即便是言教和身教,也并非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身教重于言教。思想教育既要依靠人格的力量,也要依靠真理的力量。在一般情况下,“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身教重于言教。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拨开思想迷雾的情况下,言教则胜于身教。所谓“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都为言教作了理性的诠释与评判。毫无疑问,科学思想教育应当不被似是而非的成规或成见束缚。历史赋予其双重的使命:不仅通过思想教育引导人们树立科学思想,而且要用科学思想指导思想教育。在思想教育科学化的进程中,科学思想教育应当率先垂范,走在时代前列。
思想教育力行科学化
当今世界,开展科学思想教育已成为日趋普遍的现象。除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在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不可能广泛开展教育外,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意识在内的科学思想教育其余部分,在许多国家被奉为国策,并行之已久。上世纪80年代,美国作为世界上头号科技大国,推出了“科学美国人”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到2061年,美国人都要基本达到科学素质的要求。英国政府于1994年通过《实现我们的潜力》科技白皮书,启动了“公众了解科学、工程和技术计划”。澳大利亚为提高公众对科学技术重要作用的认识和理解,于1989年推出了“提高国民科技意识计划”。韩国为使科学技术普及化、大众化,把1997年定为科学技术大众化元年,推出了“科学技术大众化计划”。美欧与邻邦所为,历史与未来所需,都一再向我们发出严肃的警示和郑重的提醒: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当代中国,要在世界民族之林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务必加强科学思想教育,加紧培养和造就科学中国人,让科学思想照耀中国、照亮人生。这既是国家大计,也是人生大计。作为科学中国人,我们的人生道路将在结缘科学中交汇,在与科学同行中延伸。如果我们为此不懈努力,薪火相传,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就可以如此见证:未来属于科学中国,属于科学中国人!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