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英国科技创新政策—国外科技创新政策(二)
  • 美国知识产权政策—国外知识产权政策(一)
  • 美国科技创新政策—国外科技创新政策(一)
  • 点击微软中国2005关键词
  • 记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 中国何时担纲国际农业战略主角
  • 巴西发展富有特色的循环经济
  • 以色列知识产权保护—国外知识产权政策(三)
  • 笔式交互技术和软件产业机遇
  • 加拿大的创新政策—国外科技创新政策(三)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回顾

    的要求,科研试验综合能力又跃上了新台阶。今年取得了科研试验任务“一船飞天、三星高照、火箭试验发发成功”的重大胜利。 

      面对“神六”发射任务,中心相继召开了全年试验任务部署动员大会和航天任务形势分析会议,总结“神一”至“神五”任务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组织指挥零失误、试验文书零疏漏、地面设备零故障、技术状态零失控、测试操作零差错、数据判读零遗漏、试验产品零疑点”的要求。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中心根据中央首长指示精神,对发射场工作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使船箭塔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后的各项工作,做到精益求精、成竹在胸。 

      “神六”任务中,党、国家和军队领导同志一直十分关注发射场的工作,在任务顺利时给我们以提醒,在遇到困难时给我们以支持,在关键决策时给我们充分信任。我们抓住党、国家和军队领导同志视察指导的有利时机,深入开展思想发动和主题教育,引导全体参试人员清醒认识“神六”任务打造的是国家品牌,提升的是综合国力,展示的是民族形象,把中央的关心厚爱转化成了全体人员决战“神六”的强大动力。 

      “神六”发射是高风险的科学实践活动,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是夺取胜利的根本保证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成在千秋,败在瞬间。“神六”任务是迄今我国航天科技领域风险系数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科技实践活动,从飞船、火箭进场到实施发射,要经历数十个节点,经过上千个单元测试、上百个分系统测试和数次人船箭地联合总检查,产品涉及的零部件、上天产品元器件和地面设施设备纷繁复杂,数量巨大。尽管产品出厂前做过一系列测试检查,质量合格,但由于要经过几千公里的航空、铁路、公路运输的颠簸,在产品结构、仪器安装、系统协调匹配、电测过程中,也会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中心作为指挥长单位,发射场作为质量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不放过一个疑点和隐患,不出现一个差错是职责所系。 

      质量决定成败,质量渗透在任务实施的全过程,强化过程控制,是质量建设的关键环节。这是总结国内外航天发射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为此,发射场区指挥部建立了“全面覆盖、预防为主、事前控制、常抓不懈”的管理机制。成立了由七大系统领导、专家参加的质量控制组,从试验文书拟定、地面设备检修检测、软件编程到产品卸车、吊装对接、加电测试、转运等,每个任务阶段、重要节点、每一次故障排除,都组织进行质量评审,对质量问题实施表格化管理、程序化处理、透明化归零,参研、参试各方一致认可后方可转入下一阶段。为了实现质量控制的规范化,我们组织编写了“神六”任务《岗位责任制规范》、《火箭舱内操作行为规范》和《科研试验质量管理奖惩实施办法》等,把质量安全目标分解细化到每个人员、每个岗位和每台设备,把质量控制点落实到每个系统、每个阶段和每个操作动作,对所有工作实施全时制、全员额、全过程的管控,以每个局部的质量保证整体的质量。火箭舱内零部件多、操作空间小,容易出现操作差错且难以及时发现。这次任务中,我们研制使用了火箭操作质量监视系统,从人员进出舱、上岗操作、二岗检查到指挥员复查,都处于严格受控状态。 

      状态确认是抓质量保成功的有效途径,也是质量管控的重点和难点。“神六”任务系统庞大,产品结构复杂,测试项目多,状态变化快,除产品和测发地面设备外,发射场区还有测控、通信、气象、发供电、特燃等五个系统,一个微小状态的错误就可能导致全局的失败。为此,我们建立了产品交接、数据比对、审核会签制度,对经过试验验证、专家评审、技术文件规定的状态,实行严格控制,确需改变时按程序申请、报批;对每一个参加测试的项目,都由一岗自查、二岗复查、指挥复检、技术协调小组确认;对每一次设备运行的结果,都进行反复核算比对。有件事令人难忘。工程师王海涛在安装长二F火箭某陀螺时,发现一个轴所指极性有1立方毫米的微小变化,经过与试验队反复检查、比对,确认某标识存在错误,及时消除了这一影响任务成败的重大隐患。 

      为把质量责任落到实处,我们针对发射场系统庞大、协调复杂、参试设备人员多的特点,成立了测发、测控等5个技术协调小组和电力等3个专家组。每个工作节点都坚持领导负首责,指挥员第一个到现场,最后一个离开现场;质量管理机构负实责,具体协调、具体管控;专家组成员定实岗,全程跟踪、保障。任务中,每个节点都开展“双想”、“三抓”活动,组织专家就相关技术工作进行评审,尤其船箭塔组合体转运发射区前,我们召集指挥部全体成员、发射场“两总”系统和中心各级领导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对技术区的工作全面小结,对转入发射区后的工作逐项疏理重点难点,对系统间接口关系进行再熟悉、再确认,保证了阶段性转换的工作质量严格受控、绝对可靠。 

      按科学规律办事是质量建设的核心内容。“神六”任务在发射场测试过程中,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我们按照“吃透规律、吃透状态、吃透技术”的要求,严格按程序和归零标准,把问题会商、机理分析、实验验证、归零处理、专家评审和指挥部决策统一起来,保证了每个问题定位准确、处理得当、决策可靠。发射前数日,船箭塔组合体在发射区测试检查时,箭上控制系统某器件产品质量是否可靠、飞船能否如期发射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是指挥员决策的难点。指挥部成员冷静思考,本着安全、可靠的原则,不赶时间、不草率处理,组织充分地测试、验证,客观地对问题进行定性,得出了不影响发射的可靠结论,保证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做出如期实施发射的正确决策。 

      “神六”发射融高精尖技术于一体,技术和人才是夺取胜利的重要基础 

      “神六”任务涉及发射场9个系统、11个学科、242个专业方向,有数千个岗位,需要雄厚的技术基础和高素质人才队伍作支撑。如何保证每个系统无短线、每个专业有精兵、每个岗位都过硬,是我们备战“神六”下功夫最大的问题。 

      为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我们从创新机制、搭建平台、优化环境、拓宽渠道入手,申请设立了国内发射场唯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组建了中心科研协作部、软件评测中心,今年初有3名博士后进站工作,与国防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建立了联合科研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2004年,我们首次从清华大学接收4名大学生,充实到测试发射一线。近两年来,我们选送21名学术带头人出国考察深造,84名技术骨干攻读博士、硕士学位,2300余人次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目前,中心拥有技术领衔专家12人,学术技术带头人83人,专业技术骨干470人,35岁以下的技术骨干已占70%以上,一批既懂专业又擅管理的技术带头人走上重要岗位,成为发射场各系统的学术带头人,既保证了“神六”发射圆满完成,也为中心长远建设和发展储备了人才。 

      “神六”任务从1人1天跨越到2人5天,产品在多个方面做了100多项技术更改,对发射场技术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围绕提高总体技术能力,着眼急需抓引进,瞄准短线搞改造,盯着难点求突破,引进了新型光学实况记录仪和某型雷达等10余台套大型设备,组织完成了产品吊车、防爆电梯等67项技术改造项目,研制开发了火箭瞄准信息显示系统和副着陆场搜救态势显示系统等30余个新项目。这些项目,有的是国内首创,有的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组织改造的“长征二号F”火箭遥测下传图像信息系统,增加了信号的转发、传输和图像复原设备,实现了图像获取的“双保险”,将火箭飞行过程中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船箭分离动作的壮观景象,第一次实时展现在世人面前。 

      发射场地面设施设备的可靠性,是保证发射成功的关键。产品进场前,我们紧紧抓住新增设施设备、新技术新状态、易发生故障的环节不放,利用3个月时间,组织对每个分系统、每台设备、每个元器件、每个指标、每个参数,进行全面地检修检测和充分地运行考核,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数百个。邀请技术专家,对300多个重点项目跟踪评审。为确保万无一失,飞船、火箭在技术区测试过程中,我们又集中开展了“发射区地面设备可靠性评估整改”和“测控系统检修检测回头看”活动,发动参试人员“翻箱倒柜”找问题、查隐患,举一反三补缺陷,做到测试参数不合格不放过、故障原因不清楚不放过、设备性能不稳定不放过、问题不归零不放过。 

      针对“神六”任务技术状态新,质量要求高的实际,在产品组装、出厂测试过程中,我们组织了全员额下厂,全员额培训,全过程跟踪测试过程,各级共派出技术人员500余人次到航天科技集团、各研究所学习培训。火箭插头型号数量多,插拔操作容易出现差错,我们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制了高度仿真的火箭插头插拔训练装置,定岗人员反复练习,一眼就能分辨出每个插头的型号,用手掂一掂就能判断出插头的种类,根据声响就能准确判定连接是否到位。火箭加注危险性大、安全要求高,我们自行研制了加注泄出联接器训练装置,加注操作手用黑布蒙住双眼,按规程反复练习,一练就是两周,加注操作手都掌握了“一摸准”的绝活儿,在指定时间内都能蒙着眼睛准确操作到位。 

      “神六”发射是艰苦卓绝的攻坚战,“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是夺取胜利的强大动力 

      在“神六”任务这场大决战面前,广大参试人员勇挑重担。任务展开前,发射测试站在配备各专业技术抓总时,这种没实职、没补贴、只有责任的岗位,科技干部抢着干。 

      “神六”任务从合练到发射、从备战到决战,历时一年。尤其任务全面展开后,广大参试人员常常加班加点,有假不能休,有节不能过,亲人病故不能尽孝,妻子分娩不能照料,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今年6至8月是发射场任务高峰期,三颗卫星相继发射,“神六”任务紧锣密鼓,火箭试验一枚接一枚。技术部的十几名科技人员,白天执行任务,晚上加班加点,在两个多月时间里,出色完成了10多种指控中心软件的编制、调试任务。 

      气象条件是确定发射窗口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临射前,发射场区突遇建场40多年来10月份最为复杂的天气过程。为了准确预报气象变化,从射前10天开始,中心气象室就添置了11张简易床,20多名科技骨干吃住在机房,反复研究发射场区近24年10月份的天气变化规律,结合实时观测的数据,跟踪预报天气变化情况。10月11日上午,指挥部召开射前会议,研究确定发射窗口时间,在权威气象部门提供的窗口气象参数不满足发射条件的情况下,气象室的同志们凭着对发射场天气变化规律的准确把握,断定“11日夜间大风、有降水,12日6时开始大风逐渐减弱,8时左右减为弱风”。指挥部根据他们的预报,果断将发射窗口定在12日上午9时。12日0时许,戈壁滩刮起了大风,5时许空中飘起了漫天大雪,航天员披雪出征。就在人们的心都被揪起来时,6时刚过,雪骤停风渐弱,到8时发射场风速降到0.3米/秒,指挥大厅里情不自禁响起了掌声。 

      神舟六号升空,人们为之欢呼、喝彩。在巨大成功背后,凝聚着无数航天人的无私奉献。决战“神六”的日日夜夜,有人把年幼的孩子托付他人照顾;有的家人生病住院无法陪护,甚至顾不上看望一眼;有的老家遭受水灾无暇顾及。火箭加注前一天,氧化剂加注指挥李伟的父亲不幸在车祸中去世,大家深表同情的同时,也为加注任务能否顺利完成深感担忧。火箭加注指挥岗位非常关键,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长期的锻炼才能胜任。此时换人必然给加注增加不确定因素。正在指挥部考虑换不换指挥的时候,李伟主动找领导表示:“‘神六’发射成功也是我父亲的心愿,现在这个时候我不能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我能顶得住悲痛,一定完成好任务。”第二天数小时的氧化剂加注中,李伟跟平常工作一样,沉着冷静,在连续3次出现液位信号异常的情况下,及时作出准确判断和处置,保证了加注任务的顺利完成。还有一名女科技干部在任务中先后失去两位亲人,她在家只呆了5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正是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成就了“神六”任务的伟大胜利。 

      “神六”发射是规模空前的大会战,严密组织、大力协同是夺取胜利的坚强保障 

      任务期间,发射场汇集了7大系统,10多个参试单位,众多参试人员;同时要执行3颗卫星、多种型号火箭发射试验,两个发射阵地、三个发射工位的工作并行展开、交叉运行;发射期间,接待人数达数千余人,组织难度很大。 

      为保证中心任务不受影响,我们在领导力量上,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指挥部统一指挥,保证各项工作严格受控,协调发展。在组织指挥上,实行两级指挥体制,中心成立任务指挥所,保证各项工作在指挥部的集中指挥下,统分结合,科学展开,协调推进。在决策机制上,坚持行政与技术、领导与专家相结合,重大问题充分听取专家组意见,关键技术问题首先由专家组评审把关。火箭系统进行第二次总检查时,箭上配电器出现异常,发射场区指挥部迅速组织专家和总师系统“会诊”,仅专题讨论就进行了8次。故障初步排除后,指挥部又根据专家意见,果断作出重新测试的决策,最终消除了隐患。 

      建立起严格的责任体系,逐级签订领导责任书,保证横向到边,不遗漏一项工作;纵向到底,不遗漏一个环节;责任到人,不遗漏一个岗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从某型号卫星进场到“神六”发射成功,连续五个多月时间里,中心所属单位的每一名领导坚持指挥到一线,任务进展到哪一步,领导工作就跟进到哪一步。各级紧紧抓住安全稳定和人员的管理教育不放,发射场区未发生一起事故、案件和严重违纪。 

      我们始终难以忘怀,在艰苦奋战的日日夜夜,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所属院所、信息产业部、中国电子集团公司等单位与我们并肩战斗在一起,内蒙古、甘肃、陕西、宁夏等地方政府和海军、空军等部队给予 

      我们的全力支持。飞船、火箭进场时,我们组织欢迎仪式,就像迎接久别的亲人一样;试验队进场后,我们印制《联系手册》,定期召开联系会议,积极协调解决问题,尽可能提供生活方便;任务中遇到困难时,大家集智攻关。7月16日,中科院试验队发现某产品遥测信号输出异常,为不影响任务进程,我们积极配合中科院组织专家“会诊”,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时协调专家从北京赶赴发射场协助解决问题,在三方共同努力下,需要半个月才能解决的问题不到一周就得到了解决。10月9日,我们新引进的飞船测控通信转发设备,在调试时需要飞船系统加电配合,他们得知情况后,迅速组织100余名科技人员,配合我们从下午6点工作到次日凌晨1点,直到测试设备状态固定后才离开厂房。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靠着这种大力协同的精神,发射场团结如一人,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夺取了最终的胜利。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