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在西气东输全线商业运营已8个多月的今天,回看这条能源大动脉决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侧面,更能体会出它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侧面一:专家“急得跳脚”
1998年元旦,钓鱼台国宾馆。时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的周永康召集包括7位两院院士在内的业界专家就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若干战略问题进行座谈。专家们不约而同地将焦点聚集在天然气上———我们现在已有了陕京输气管线,能够解决京、津地区的用气问题;但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发达,而能源短缺、污染严重地区尽快连通输气管线,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会上,不止一位专家为此“急得跳脚”,因为当时我国天然气上下游衔接呈现出“资源无市场,市场无资源”的断层,而即使从眼下就开始筹划东西输气大干线,从预可研、可研,到项目审批、规划、设计、施工、建成、投产,没有十年八年不行,届时很可能已经面临市场被海外LNG(液化天然气)占领的艰难局面。
但就从说这话时候起,到2000年2月14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确定启动西气东输工程,到2002年7月4日工程全线开工,再到2005年初全线正式商业化运营,西气东输立项、建设、投运,只用了4年时间。
侧面二:国家能源布局中一枚关键棋子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