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施如雨后春笋。西藏交通、能源、教育卫生等事业进入起步发展阶段,生产力第一次取得质的飞跃,夯实了西藏从封建农奴制社会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
当神州大地涌动改革开放大潮之际,中央先后两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帮助西藏理清经济发展思路。在实行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的同时,中央决定全国9省市援助西藏建设43项工程。这批援藏工程和羊卓雍湖抽水蓄能电站、羊八井地热电站、“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综合开发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启动,使西藏掀起了第二次建设浪潮。
广大汉藏干部携手奋战世界屋脊的情形,永远定格在西藏人的脑海中。今年67岁的原“高原英雄钻井队”队长索达记忆犹新,在海拔4300多米的羊八井地热电站建设工地,因缺少大型机械,汉藏工程技术人员靠肩扛背驮运输建筑物资,以自己的躯体搅拌水泥,建成了当今世界唯一以中温浅层热储资源发电的最大电站。
一批批项目的建成,使长期以来“靠天种地、望天养畜”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西藏第一次有了现代化建筑,自治区财政也结束了长达16年的负增长。
西藏的发展紧跟着全国经济社会脉搏的律动。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投资48.6亿元、由中央和各省市援助建设62项工程。西藏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兴建了满拉水利枢纽工程、沃卡水电站等水利电力项目,建设和改扩建了拉萨贡嘎机场和昌都邦达机场,改建了西藏唯一的国际陆路通道中尼公路,掀起了第三次建设浪潮。
这场规模空前的建设,使西藏的生产力持续发展,粮油肉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全区大部分农牧民实现温饱。
但是,作为全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区,交通“瓶颈”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制约日益凸显。以青藏、川藏公路为主的运输通道,无论从运能运量上,还是从运输的经济方便上,都远远不能满足西藏发展的要求。
中央适时决定修建青藏铁路,并在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确定,全国支援西藏建设117个项目;连同林芝机场、直孔电站等项目一起,西藏掀起了第四次建设浪潮。
从青藏铁路建设前线传出的消息振奋人心:经过数万名建设者的努力奋战,基本攻克了冻土、生态环保和高寒缺氧“三大世界性难题”,铺轨已超过1000公里,即将到达拉萨。同时,全国支援西藏的117个项目已完成90项,多数项目已建成使用。
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建设浪潮中,西藏在扩展经济总量的同时,重视经济结构的调整,狠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同时,在资金投向上重点向农牧区倾斜,近5年间投向农牧区的国家资金近100亿元。
四次建设浪潮使雪域高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建立了包括能源、轻工、纺织、机械等在内的20多个门类,富有西藏地方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农牧业实现了粮油肉自给,产业化经营实现了新的突破;以现代商业、旅游、文化、IT等新兴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西藏自治区的第一大产业……
最新统计显示,西藏生产总值在1999年突破100亿元后,2004年又突破200亿元,达到211.54亿元。进入新世纪以来,西藏的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达12.5%,在西部各省区市中位居第三。
这样的增长速度在西藏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一如拉萨街头奋蹄激昂的奔马雕塑,西藏人民鼓足了干劲,正大步追赶新时代。(新华社拉萨8月24日电)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