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禁烧秸秆”,一度成为每年初夏、深秋成都基层干部最为头痛的一项工作。今年春末夏初,成都人惊奇地发现,天空中不见了浓密的黑烟,空气中不再有呛人的气味。双流县农民王富贵笑呵呵地告诉记者:“秸秆都可以卖成钱了,哪个还淘神费力地去烧它嘛。”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城市文明整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对“三废”的治理,也是城市深感头痛的问题。在成都,加强对“三废”治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加强对大气污染的防治,他们对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全面检测、登记,在国内建立了第一个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数据库。华能成都热电厂、嘉陵电厂、成都3家老热电厂,3年内集中搬迁到金堂县境内。市区污染大的三瓦窑热电厂已停产。同时,他们加强了对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专门启动了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项目,以彻底改变一些地方存在的医疗垃圾重新流入社会,或者医疗废弃物与生活垃圾混合焚烧、填埋以及医疗废物处置不达标,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群众健康的现象。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成都强调为“废物”正名,要求必须重视和利用这些“放错地方的资源”,将其转化循环成“财富”。
对于秸秆的利用,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成都粮食主要生产地双流县,过去每到抢收、抢种季节,农民就大量焚烧麦秸秆和稻草,从而造成天空烟雾弥漫,遮天盖日,对大气造成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