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5年7月11日,世界航海日、中国第一个法定航海日,在中国、在印尼、在肯尼亚、在亚非沿海的许多地方,人们以自己的方式纪念中国人600年前的一项壮举。
1405年7月11日,集结于万里长江出海口刘家港的一支人数超过27000人,如海上城一般的的庞大船队从浏河口扬帆起航,浩浩荡荡驶入大海。而后,船队沿东海南下,在福建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待冬季季风一来,船队便立即“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们穿过台湾海峡和南海,第一站到达占城,接着访问东南亚各国,随后进入印度洋,最远时曾到达非洲东岸……
在600年前,郑和先后7次率船队出使西洋,其中最多一次竟有208艘船一起航行。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个伟大创举。后来西方的航海,哥伦布最多时船舶也不过17艘,最少时只有3艘,达伽马是4艘,麦哲伦环球航行时有5艘,且它们的吨位大小均无法与郑和船队中的宝船(即帅船)匹敌。
正因如此,人们在叹服之余,都不免产生这样的疑问:究竟是什么让郑和能够七下西洋?为什么只有当时的中国人能完成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很多学者结合历史的记载和航海科学,投入大量精力细细探寻关于郑和船队的迷题,终于得出了比较令人信服的共识,即中国当时先进的航海技术独领风骚。那这些技术到底是什么?中国海洋学会近日印制的内部纪念刊物上予以了较详细的解释。&nbs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