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进行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的科技战略方针。自主创新的方式主要包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创新。
一些同志认为,在当今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时代,什么技术都可以买来,我国没有必要搞自主研发。大量企业在急功近利思想支配下,把企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寄托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上,而忽略消化吸收创新。一些科研机构偏重于跟踪、模仿,又游离于企业创新与市场竞争之外,难于有效组织产学研集成创新活动。这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科技活动中存在的主要偏向。中央及时地提出了自主创新战略,将对今后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大量事实表明,一些与国家安全和当前市场激烈竞争有关的核心技术绝不能依赖购买,我们必须要坚持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方针。
我们也应注意到存在另一种倾向,它虽然不是主流,也会阻碍我国未来的发展。有一些同志认为,自主创新必须“纯国产”,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始创新一直到创新全过程,都要靠本国自身力量。一些同志不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跳跃,喜欢一切从零开始自己干,又走向了另一极端。在当今科技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充分利用他国的科技成果,能引进就引进,能合作就合作,把自主创新建立在他国已有创新的基础上,不必拘泥于“纯国产”。核心技术并不都源自本国的技术发明,也可以是引进技术的集成创新,也可以是引进技术经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所以,自主创新包含三种创新: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创新。后两者都是在别国创新基础上的再创新。总之,加强自主创新的精神实质是“要靠自己创新”,把一个国家的前途寄托在别人的创新上是危险的。
当前,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树立和增强以我为主的思想,是贯彻自主创新方针的基础,正确选择创新方式,是落实自主创新方针的关键。
二、根据国情,选择创新方式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三类创新方式在国家发展进步的各阶段是同时共存的,但三类创新方式的组合与重点却与一国的经济实力、物质基础、体制机制、社会文化、民族精神等等因素的状况以及国际环境密切相关。通过分析研究发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创新方式的重点逐步演进。
以韩国为例:创新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均GDP)和创新方式重点的关系列于下表:
韩国经济与技术水平决定创新形式:国家创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现代新形式人均:一千美元三千美元五千美元一万美元技术引全面引全面引全面大力大力进方式进学习进消化引进引进引进自主创准备研消化集成自主自主新形式发基础创新创新创新创新两者依赖世站到技自创引创两开放创关系界技术术前沿为辅者并重新体系
从表中可看到,韩国处于1000美元到3000美元时主要采取消化创新。近几百年的世界发展史上,依靠原始创新为主导方式,引领世界潮流只出现过三次。18世纪英国推广蒸汽机应用和发展纺织产业等引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德国以电气化和发展重化工产业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美国以信息、生物技术方面的数项划时代的重大发明及开拓应用,引领了世界发展潮流。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加强对原始创新力量的部署作为战略储备,要使其转化为国际竞争力尚需时日。
上述图表的表述,反映了一定的规律,对我国创新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我国正处在由温饱向小康迈进期间,应从国情和国际环境出发,对自主创新的实现形式进行合理选择。我国的自主创新方式应以集成创新和消化创新为主。原始创新虽然重要,但由于国力所限,也只能集中在一些重大战略需求上。
我国现在提出加强自主创新的战略是非常重要的,代表了广大人民和科技工作者的心愿,体现了振兴中华的民族自信心。我国又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东部部分地区人均GDP达到4000—6000美元,显然,应当大大加强集成创新,适当部署原始创新的分量;西部地区还低于1000美元,应当以消化创新为主,中部与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均GDP介于东、西之间,应当以消化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为主。各个地区区情差别如此之大,不可能用同一种创新方式加以涵盖,对不同的行业也是如此。
因此,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现阶段的自主创新应当以集成创新和消化创新为主。根据我国的国情,为了实现局部跨越式发展,在资源配置上适当向本国原始创新方式倾斜也是必要的,但主辅关系还是要遵循规律。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创新方式选择虽然不同,加强自主创新始终是整个创新战略的灵魂。
三、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是落实自主创新战略的保障
我国自主创新的战略重点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目前,我们尚未建立起自己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始终是落实自主创新战略的一个“软肋”。如何迅速加强技术创新主体的能力已成当务之急。对此,是坚持和加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还是继续依赖于大学和科研院所,这是当前要回答的重要问题。
技术创新的目的是要产生有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因此,技术创新的主战场必然是国内外市场。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实现技术创新价值的非企业莫属,这已由大量的国际竞争实践经验所证明,决不能因目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而将创新主体地位他移。何况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从总体来说的,实际上部分企业已呈现出可喜的强劲势头。要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时日,这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扭住这一方向不放,决不能动摇。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