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新形势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思考
  • 机卡分离:小灵通再掀波澜
  • 芬兰公司靠环保发家
  • 关于科普社会性的思考
  • 中英科技精英共话建筑未来
  • 大院大所的大发展有赖于大搞自主创新
  • 英研究表明:后天培养铸就领导才能
  • 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关村自主创新报告
  • 世博会:展示创意的舞台(图)
  • 高新区在自主创新上要形成四大优势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高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强支柱

      本报厦门5月26日电(记者  张建琛  李玉成) 今天,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在厦门交流和研讨实施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

      与会者一致认为: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20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在扩大对外开放、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实现“开放式创新、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自1984年以来,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全国先后建立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年里,国家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生产要素驱动型向创新要素驱动型转变,高新区企业年投入R&D资金总数占全国企业年投入的近50%,占全国1/3。在国家高新区400万从业人员中,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占37%(其中硕士9万人,博士1.63万人),并吸引了1.3万名留学回国人员。全国48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有281家设在高新区内,这些政策配套齐全、基础设施优良、中介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的创新平台极大地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迅速转化。人才、R&D投入、孵化和服务平台等创新要素的集聚,加速了国家高新区经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