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科学创新对美国经济的巨大推动
  • 富硒膳食纤维呵护人体健康
  • 爱因斯坦真的无法超越吗?
  • 仿生学研究锁定复杂生物学现象
  • 困扰科学家的13个反常科学现象
  • 怎样才能成为世界一流科研所
  • 美国人开车上下班途中干什么
  • 加提出科技成果转化六点建议
  • 徐冠华指出TD-SCDMA标准将助力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
  • 创新基金管理网络工作系统启用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吴建平:构建世界最先进的互联网

    TRONG>

        在很多同事看来,53岁的吴建平缺少很多生活情趣:一年中三天两头出国开会,可他不玩儿不转,开完会就回来,时差还没倒过来又接着工作。晚上11点前很少休息,为节省时间经常在车上听下属汇报,而从清华主楼到学研大厦5分钟的路上他也能眯一觉。

        “他是一个铁人!”在清华大学FIT大厦,吴建平的办公室熄灯最晚,得到了同事们这样戏称。

        但在吴建平看来,最大的乐趣就是研究互联网,最大的志向是用中国自己的技术建立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

        在中国几千万网民中,吴建平是最早“触网”的一批,也是对互联网最有梦想的人。

        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出于军事目的研究互联网,随后转为民用,这也是我们目前广泛使用的互联网。而直到90年代,中国不要说互联网,连现在司空见惯的E-MAIL人们都闻所未闻。

        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吴建平考取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网络技术。1975年,西方发达国家研发出来的X.25协议成为电信网络早期广泛使用的技术标准之一,吴建平1978年开始全力投入研究这项技术。当时在西方国家的控制之下,网络设备根本不可能出口中国,而吴建平一心想做的是“大网络”。

        “当时有微机连接的小局域网,我想的是做大网络。”1981年,吴建平毕业留校后,就设想把计算机连起来,连成一个广域网。

        没有设备,资金缺乏,导师胡道云拿出了8万元,支持他到北方工业大学买单板机。

        “我把家底都给你了!”导师丢下一句话。从这天开始,吴建平领着导师的两个研究生开始组网、上路由器,没日没夜地干。1984年,吴建平梦想中的网络雏形做出来了。

        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研究日新月异,高性能计算、分布式计算都在广泛研究,国外的计算机当时也处在联网阶段,各种试验网纷纷建设起来。一位外国专家来清华讲学时的一句话触动了吴建平:如果计算机联起来,功能会远远超过单机。

        这些在现在看来很简单的道理,在二十几年前,却是太过新潮的观点,也正是这句话,点燃了吴建平的又一个梦想。

        而对吴建平做出来的网络雏形,有一部分科研人员认为“中国计算机都没用好,怎么用网络?”

        “但我们运气很好。”吴建平很低调,总爱强调国家的支持与时机。当时一个国家单位正在国内寻找能联网的设备时找到了清华,发现吴建平小组的研究成果比较符合他们的情况。“我们刚把样机弄出来,他们签的2.8万元的合同真是雪中送炭。1985年我们把他们提供的8台微机联网,现场测试非常成功。验收时,电信部门的总工都不相信这是用单板机弄出来的网络,他断言两端速率只有9600bps是不可能做到通畅联网的,但测试完后却非常佩服。”

        追寻互联网协议之源

        80年代清华大学组建校园网时,吴建平和一批年轻老师参与了这个中国第一个校园网的建设,并最后实现了清华大学校园网和加拿大高校的互联。

        做完这些网络工程,吴建平面对新的困惑。中国当时的状况是:庞大的协议做成后,网络运行很慢,效率低。

        吴建平决定一定要到国外看看。1987年12月吴建平抵达加拿大UBC做访问学者。UBC是加拿大的TCP/IP协议之祖。仅仅一年前,美国开始以TCP/IP协议统一全国的网络,1987年初步建成。

        留学是为了寻找网络的新方向,UBC的研究让吴建平对联网、组网有了更大胆的想法。

        90年代初,在国家的支持下,中关村地区网开始立项。刚刚回国的吴建平参加了中关村地区网的总体组,但有关网络体系结构的问题就花了整整一年来讨论,折中的结果是决定在主干网上用TCP/IP协议,各学校决定自己校园网的结构。

        “当时TCP/IP协议遇到了一些困难,很多人转而支持ATM,在这个方向问题上争执很厉害。但幸运的是我们没有动摇,坚持了TCP/IP的技术路线。”至今说起这些,吴都很兴奋:CERNET几乎没走过任何弯路,这是我们能在中国互联网研究与发展上作出一点成绩的重要因素。

        “他从来不抱怨,而是踏实地创造条件,用实际工作推进事业的发展。”吴建平过去的学生,现在的同事王继龙博士说。

        “做事业就要有做一流事业的勇气和决心。”吴建平经常这样鼓励自己。他没有等待,而是领着组里的几个年轻人组建了北京商品交易所的计算机网络,使用的是TCP/IP协议组网。

        这项工程的实际效果,促成了1993年国家开始规划“211工程”、提出建设高校网络时,方案制定交给清华大学来做。

        事实也证明,以吴建平与李星教授为代表的技术路线非常正确。90年代初,就是因为技术路线没选对,国内一些机构丧失了建设中国第一批互联网的机会。

        1994年3月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六所高等学校通过国家教委向国家计委提交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鄄NET项目建议书”。7月初,CERNET试验网开通,该网络采用IP/X.25技术,成为中国第一个运行TCP/IP协议的全国性计算机互联网络。

        “信息高速公路”让人看到将来的图景,但采取什么技术路线人们并不清楚。当年10月30日,国家各部委的人来到清华大学看什么是互联网时,当时清华大学第一批网站已经建立起来,清华校园网也已初具规模,当时给参观者印象深刻的应用是:清华大学校长每天晚上都可以在网上看本校最新的账务情况。

        1994年8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项目建议书”。11月2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由国家教育委员会主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十所高校承担建设。

        1995年11月,CERNET提前一年建成了第一个全国范围并有独立国际出口的TCP/IP计算机互联网,通过了国家计委主持的鉴定验收,联网单位达到108个。当时中国没有其他互联网可以提供服务,仅此一家。

        就在验收当天,中国电信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采购会,买下思科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设备;恰恰就在一年前,当时还处在雏形中的CERNET采购了思科进入中国后的第一单设备。TCP/IP结构的互联网在中国站稳了脚跟。

        “CERNET最大的成功是十年来没有在技术上走弯路。”曾任CERNET管委会主任的梁猷能教授经常向人自豪地夸耀:“这和吴建平有很大的关系。”

        

    [下一页]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