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荷兰专家设想从海底钻取地下水
  • 大部分海洋微生物种类并不为人所知
  • 海水---液体化工资源
  • 我国最先进海洋科考船试航
  • 德国海洋生物学家发明海藻酒
  • 海洋生物医学与人类保健
  • 科学家再度海洋大揭秘
  • 法国科学家发现海洋活化石
  • 我初步建成新一代大洋实时观测系统
  • 中国科学家将眼光投向印度洋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四大技术提升我国资源环境技术水平

    成了采集、处理和特殊地震等3大技术系列,包括新型炸药震源、沼泽压电检波器、表层结构调查技术、二次定位技术、差异校正技术、海底鸣震与多次波压制技术、多波多分量勘探技术和井地联合勘探技术等8项创新关键技术。该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海陆过渡带地区的勘探技术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该区域的勘探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套系统为胜利油田探明了石油地质储量1亿吨,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9亿吨,预测石油地质储量2.5亿吨。”相建海表示:“实践表明,通过该系统,地震资料的分辨精度有了较大提高。” 

      在“深水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课题中,研究人员研制出5套高频数字海底地震仪(OBS),在我国首次成功地开展了长排列大容量震源地震采集、海底地震仪及其他物探方法的联合同步作业海试,在南海北部深水区获得了清晰的海底中、深部地质资料以及地球深部反射信号。同时还首次发现巨厚中生代地层,沉积地层厚度超过万米,指明了进一步开展深水领域油气资源调查的勘探方向。该成果为我国开展深水盆地基础地质和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勘探手段。 

      “此外,我们还获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如初步形成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综合探测技术,首次提出了‘浅水效应’理念,成功研制了水下DGPS高精度定位系统和适用水深6000米的深海彩色数字摄像系统等。”相建海告诉记者:“一系列成果中,有的突破了过去的重要技术瓶颈,有的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壁垒,总之,为提升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技术整体实力、提高海洋油气产业技术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很大作用。” 

      海洋生物技术效益显著 

      我国一度存在海水养殖品种退化、病害严重、生物资源深加工水平低等问题,为此,海洋生物方面重点开展了海水养殖种子工程、海水养殖动物病害控制、海水设施养殖与工程化、海洋生物重要功能基因、海洋药物、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制品、滩涂耐盐植物等方面的研究。 

      相建海介绍:“我们有四个新品种通过了国家良种委员会的审定,获得了新品种证书。其中‘黄海1号’中国对虾新品种填补了我国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的空白;‘大连1号’杂交鲍新品种为我国鲍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海大蓬莱红’扇贝新品种解决了病害问题,给扇贝养殖业带来生机;‘荣福海带’新品种提高了养殖海带的生长温度和产量。” 

      记者得知,研究人员首创了半滑舌鳎全人工育苗技术,目前已拥有野生亲鱼260尾,经优选的人工亲鱼1000多尾。斜带石斑全人工大规模育苗技术也取得了突破,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斜带石斑养殖苗种市场,累计培育约985万尾,规格都在2.5cm以上。这两项标志性成果,促进了北方半滑舌鳎和南方斜带石斑养殖新产业的迅速形成。另外大黄鱼、军曹鱼、菲律宾蛤仔等一批名优海水养殖种类的产业化也初具规模。相建海说:“在我们培育的一大批优良新品系中,已经大面积推广的有10个以上,经济效益逾100亿元。这些创新性成果标志着海水养殖动物育种技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海水养殖业从粗放型向高效型的转变。” 

      他还表示,研究人员攻克了深海网箱高密度养殖关键技术,自行研制开发了多功能的深水抗风浪网箱设备,并已推广应用2000多只,成为渔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实现了深水网箱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在舟山,大黄鱼养殖产量达到了529.7吨,改变了过去长期徘徊在几十吨的局面。这一项目累计完成产值5133.27万元、利税1002.09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另外,研究人员还在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功能基因和天然产物等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对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到了有力促进。 

      海洋监测技术解国家燃眉之急 

      针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预警海洋灾害、加强国防建设对海洋安全环境保障技术的战略需求,海洋监测技术的重点放在了台湾海峡及毗邻海域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海洋生态环境要素现场快速监测系统、海洋卫星遥感与航空遥感技术、大洋渔业与环境信息获取及应用技术和海洋监测技术成果标准化工程技术等方面。 

      “我们成功研制了16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军民两用动力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使我国首次具备了对200海里经济专属经济区海面大面积实时监测技术能力。”相建海介绍,“比如,380公里远程高频地波雷达及其组网技术、6000m海洋专用温盐深测量仪、声相关计程和海流剖面仪的研制,使我国具备了大范围、大深度海洋环境监测能力;相控阵声学多普勒剖面海流测量仪的研制,标志我国已全面掌握了声学海流剖面测量技术;实时传输潜标系统、ARGO自持式剖面循环探测漂流浮标、水下无人值守工作站等一批多技术集成综合平台的研制,实现了海洋环境的长期、现场多参数综合监测和数据的实时传输,提高了我国海洋动力环境监测能力。” 

      研究人员还建设了台湾海峡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综合监测系统,首次具备了福建近海海洋环境信息实时综合获取技术能力。这套系统综合集成了海洋动力环境现场监测技术、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模块化海洋环境信息提取、综合处理与服务技术,按照模块化、网络化和标准化的设计思路,完成了技术集成与组网、数据实时通信与传输、数据管理与信息服务,可实现从空中、水面和水中的多平台和多尺度综合监测,利用实时获取的海洋动力环境监测数据,为我国海洋监测能力建设和业务化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另外,海洋监测技术标准化定型也取得了实质进展,编制并出版了《海 

      洋监测技术仪器设备成果标准化》规程,制定了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等12项海洋监测技术装备的技术标准,完成多普勒海流剖面仪等13项技术的定型样机,为海洋监测技术走上市场奠定了基础,使我国第一次掌握一批实用的海洋监测技术装备。 

      相建海表示:“随着这些监测技术和装备的开发,并通过系统集成,使我们建立了一批国家急需的海洋监测应用系统和技术系统。”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为重大问题支招 

      “为满足我国环保领域重大工程的技术需求和环境高技术的发展需要,我们在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方面重点开展了湖泊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污染控制生物与物化、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清洁生产等技术的研发。”相建海说,“同时,通过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为我国重大环境问题提供了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及配套技术体系。” 

      据悉,在湖泊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方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我国湖泊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及技术应用体系。相建海介绍:“例如‘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通过3年的研究,在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重污染底泥疏浚与生态修复工程示范研究的进展也十分顺利。在生态修复方面,突破了恶劣环境下水生植物种植与生态恢复等关键技术,建立了大面积水体水质改善的应用技术系统,太湖梅梁湾和五里湖示范区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建立了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总体技术系统以及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生态工程技术系统。在2004年国务院召开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与会领导对太湖的工作给予了重视和好评。” 

      他表示:“我们对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系统性成果,开发出将水质改善和景观建设相融合的人工湿地技术,形成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系统,建立了以城市湖泊水环境保护为中心,以污水处理、生态净化和水环境质量控制为一体的城市污水处理新模式,以武汉、镇江等城市为代表,为我国城市水环境改善提供了经济可行的系统性方案。” 

      针对我国饮用水安全性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改善水源水质的活性区压缩技术,水厂安全净化系统中的新型安全预氧化技术,臭氧化-生物活性等深度处理技术,有机物二次污染与溴酸等致癌无机物生成的控制技术,微生物堵塞控制技术,红虫灭活与去除技术等,初步形成了由化学分析检测方法和毒理学检测方法协同的饮用水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并构建了从饮用水水源地、水厂到管网输配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 

      此外,研究人员还针对我国环保的技术需求和重点,研发出多项有关环境污染监测、大气污染控制、土壤污染修复、固体废弃物处理和清洁生产的技术和设备,不仅先进,而且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提升了我国环保产业的技术与产业化整体水平。 

      组织管理机制取得宝贵经验 

      “资源与环境技术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巨大国民需求的高技术研究和多学科交叉领域。”相建海对记者表示,“在组织管理工作上,领域紧密围绕着国家在资源环境技术与产业的重大需求,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管理机制。” 

      他认为,首先要认真做好战略研究,凝炼目标,突出重点。在战略目标和实施策略上,领域和主题领导、专家充分调研、论证,积极听取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并通过经常性的检查评估进行适时调整,始终保持领域和主题的正确方向和目标;围绕战略目标,在获得成果的基础上,专家组精选出一部分课题进行技术综合集成,进一步凝聚关键技术,以实现重点突破;为了集思广益,领域多次组织了不同层次的战略研讨会,及时把握国内外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各课题还充分利用国际合作,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促进了课题研究进展。 

      “人才培养、专利申请、标准建设也非常重要。”他表示,领域实施5年来,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共培养博士后296名、博士研究生1657名、硕士研究生2755名,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学术带头人,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梯队,为资源环境高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坚实的条件;在促进成果产业化方面,共开展26项技术成果的定型工作,其中“海岸基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等定型产品已签订了1.73亿元的采购合同。 

      相建海介绍,领域还在强化过程管理,加强监督检查;促进与地方政府、产业部门和企业的联合;探索创新机制,以机制创新带动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并获得了大量宝贵经验。 

      不过他也认为,目前的组织管理机制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如课题立项周期过长,经费到位时间受国家财政固定拨款计划制约,直接影响了研究工作的及时展开;尚未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各科技计划之间相互缺乏交流和沟通,在各自定位和衔接上还存在诸多缺陷,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国家对科研单位和人员的科研信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还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科技领域存在的虚假和浮夸等不良现象;科技计划组织管理部门在对课题的实施中进行过程管理时缺乏必要和可行的调控手段,影响了课题的高效实施;国家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评估体系同构建创新性国家的目标还不相适应等。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关链接 

      “十五”期间,资源环境领域重点围绕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海洋环境监测、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开发50项技术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建立50个技术创新研究和产业化基地,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形成我国海洋和环保高技术创新体系”战略目标。 

      根据“十五”战略目标,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点围绕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监测技术、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四个方面开展研究。重点任务是瞄准世界高技术前沿,加强关键技术的突破与综合集成;强化技术创新,面向和促进产业化;积极引入和探索新机制;大力推进“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的实施,全面提升资源环境领域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整体水平。 

      总体部署:在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方面,针对我国当前维护海洋权益、开发海洋油气资源和深海矿产资源的需求,重点开展深水海域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渤海大油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海底立体探测和成像技术、海洋资源开发的安全保障技术和大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研究。 

      在海洋生物技术方面,针对我国当前养殖品种退化、病害严重、深加工水平低等问题,重点开展海水养殖种子工程、海洋生物重要功能基因的开发利用技术、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制品开发与研制、海洋滩涂资源开发新技术、海水养殖生物病害防治关键技术和海水设施养殖与工程化技术等研究。 

      在海洋监测技术方面,针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预警海洋灾害、加强国防建设对海洋安全环境保障技术的战略需求,重点开发海洋动力环境和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和装备,并通过系统集成,研究并建立一批国家急需的海洋监测应用系统和技术系统。 

      在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方面,针对我国环境污染控制重大工程的技术需求和环境高技术发展的需要,重点开展水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的研究开发,并通过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为解决我国重大环境问题提供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及配套技术体系。 

      课题经费总投入32.7亿元,其中国拨经费13.7亿元、地方部门匹配9.9亿元、单位自筹9.1亿元。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