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甬祥等领导和100多个单位发来唁电。1月22日,路甬祥在唁电中说,曾呈奎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一贯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为我国海藻学科和海洋水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曾呈奎的不幸逝世,是我国生物学界的重大损失。他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的高尚品德将永垂青史。
科学家的命运和他所处的时代是紧紧相连的。曾呈奎的人生轨迹折射出了一代中国科学家科学救国的梦想、实践、际遇和成就。
壮丽的人生瞬间,源于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厦门,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有动人心魄的鼓浪屿。曾呈奎就在这里渡过了难忘的青少年时代。1909年出生于福建厦门一个华侨家庭的他,先后在厦门大学植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在岭南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硕士学位,1942年获得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在美国海洋界崭露头角。但是,大洋彼岸优厚的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没有冲淡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抗战胜利后,他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回到了祖国,来到了青岛,为中国海洋科学事业领航。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作为一名中国人民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把学到的知识和技术无私地奉献给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从此,翻卷的浪花无言地记录着曾呈奎为了祖国海洋科学事业蹈海踏浪,创新拼搏的践行誓言;从此,曾呈奎在共和国蓝色的国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曾呈奎在国际学术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当选国际藻类学会主席,被世界养殖学会授予终身荣誉会员。先后促成了中美、中加、中英、中日、中法、中德等国家之间的多项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并领导和组织了中美藻类学术讨论会、第十一届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第五届世界藻类学术大会、中日藻类基因工程学术讨论会等多次大中型国际会议在我国召开,扩大了我国海洋科学界在世界上的影响。
他独自撰写和与他人合作先后发表了370余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12部学术专著。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省(部委)奖,并被山东省政府授予“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被太平洋科协授予太平洋地区科学大会奖;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获美国藻类学会杰出贡献奖;获山东省首次设立的最高科学技术奖。
虽然在国内外海洋学界享有盛誉,但曾呈奎从来不以大科学家自居。直到去年5月以前,他还坚持每天到实验室上班,家里成了他的第二工作室。他身边的人说:“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这就是曾老。”
“曾老是一个只会工作的人!”说起自己相依半个多世纪的丈夫,张宜范还是喜欢用“曾老”来称呼他,这样的称呼里自然充满了妻子对丈夫无限的敬重。
活到老,干到老。古稀之年,曾呈奎仍“老骥伏枥”。他最后一次走进实验室时,已是九十四岁高龄。当时研究所的领导和同事都多次劝他要多休息,可他认为,自己身体还允许,尽量多为国家做点事。
就在曾呈奎院士病情恶化前,他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所7位院士联名写给科技部部长徐冠华的报告上,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所综合办公室刘书明主任回忆说,这是曾老生前最后一次签名,字写得很有力。
这是一位-党员、老科学家的情怀。曾呈奎常告诫自己要永葆党员先进本色。早在1980年1月8日,青岛市委组织部正式同意接收曾呈奎为中共预备党员,那年曾呈奎已年过古稀。曾老为此写下这样的誓言:“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要抓紧时间多做些工作”,“我们与国际上的差距拉大了,只有拼命干,才能谈得上赶超”。入党后,身兼中科院海洋所所长及党内外、学术、行政等30多项职务的曾呈奎,每天工作都在十二三个小时以上。
在家庭与事业的天平上,曾呈奎毅然以工作为重。1980年,曾呈奎不顾71岁高龄,率队赴西沙群岛进行海洋生物科学考察,他冒着摄氏40多度的烈日高温在沙滩上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当时西沙群岛晚间供电到22时,他就点燃蜡烛,通宵达旦地在显微镜下分析当天采集的标本。这样的工作每年在重复着,不间断。“1979年出差183天,1980年出差200天,1981年出差309天……直到2002年还出差41天……”他的夫人张宜范说,曾老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面度过,在家的时间很少;很多的时候,出差回来的丈夫也都是回家放下行李直奔单位。晚上回到家里,除了吃饭外,他仿佛永远都在重复着一件事情———坐在小书房里翻资料、写材料,往往一干就到下半夜,通宵工作更是司空见惯。
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恢弘壮阔的科技攻关史,就是曾呈奎实现自我超越的历史。他用科学求实的态度去研究每一个海洋项目,用艰苦创业的精神去雕刻海洋科技事业的历史丰碑。自主创新为海洋科技事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面对激烈的科技竞争挑战,曾呈奎向党组织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自主创新是曾呈奎科学研究成功的灵魂。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时任山东大学植物系主任的曾呈奎与著名实验生物学家童第周等科学家,联名给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竺可桢写信,建议成立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这一想法很快得到批准。童第周、曾呈奎和著名动物学家张玺一起,开始筹建我国第一个专门的海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那时,正在北京搞科研的刘瑞玉坐火车,与十几个人一起来到青岛。刘瑞玉院士回忆说:“曾老从一开始就提出,不能光搞基础研究,还要搞应用,像海洋生物的增养殖、海藻加工等,为今后海洋科研指明了方向。”
作为一名海洋科学家,曾呈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他从实践出发,总结、提炼、检验理论设想,探索一条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创新结合的成功之路。他亲自参加并领导了我国海带栽培生物学基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海带人工栽培方面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海带夏苗低温培育法、陶罐施肥法,海带施肥增产研究和海带南移养殖试验。他在研究温度对海带孢子体生长发育影响的基础上,组织所内外合作,在浙江枸杞岛胜利完成了海带南移养殖试验,使冷温带的海带在暖温带和亚热带海域的人工栽培养殖成为现实,并实现了海带切梢增产,合理密植,遗传育种,外海栽培。他取得的这些重大研究成果,使中国的海带栽培业不断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带栽培业和最大的海带生产国。海带、紫菜等大型海藻人工栽培取得的成功,直接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第一次“浪潮”的兴起。在我国海带和紫菜栽培业以及其它动物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海洋捕捞业却停滞不前。他为解决捕捞海产品严重过度的问题,首先提出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战略构想,亲自组织领导了海洋水产农牧化实验,并取得了成功,直接推动了我国贝类、虾类等海水养殖第二、三、四、五次浪潮的形成和发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曾呈奎院士将研究的重点转向藻类的进化研究。他的具有创新性的不同于流行内共生理论和五界学说的“光合生物的进化”理论,系统地论述了光合生物进化的途径、阶段和进化系统。他认为光合作用是包括藻类在内的光合生物进化的决定性因素。他提出的光合生物进化系统理论,已为中国藻类学界所接受,并作为编写中国植物志的分类系统,其中,西沙群岛原绿藻的发现和研究,被中国生物界认为是进化论研究的重要成果,直接支持了他提出的光合生物进化系统理论,揭示了光合生物的系统发育关系,丰富和发展了进化论。1974年他又提出关于色素、光合作用和光合生物进化的理论设想。
曾呈奎院士密切关注正在兴起的海洋生物技术,参与组织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一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学术讨论会,提出中国发展海洋生物技术的设想,使中国的海藻学和海洋生物学尽快进入高技术研究领域的前沿,使海洋水产养殖业从传统产业转变为高技术产业,加速了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1963年春天,在“海洋工作青岛会议”上,曾呈奎与国内28位科学家联名上书国务院,建议组建国家海洋管理机构。次年,国家海洋局正式成立,至今整整40年。1986年3月,国家接受王淦昌等一批老科学家建议,设立并实施国家高技术产业计划(简称“863”计划)。据中科院海洋所专家介绍,起初“863”计划中并没有涉及海洋科学领域,是曾呈奎积极上书建议增设海洋“863”计划项目,这是多么的富有远见!中科院海洋所所长相建海回忆说:“在这一创新性思想的倡导下,国家科技部启动了以曾呈奎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攀登计划B项目———‘海水增养殖生物优良种质和抗病力的基础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并使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跻身于国际领先行列。”在曾老的领导下,中科院海洋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16年来发展成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目前,国家海洋“973”计划项目全国共有7个,其中6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在青岛。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王广策告诉记者,曾老80多岁时还亲自到祖国最南端采集标本;去年一只眼睛失明后,还坚持每天阅读学术资料。他生前最后一个研究题目是“特定生境海洋生物的共生及光合真核生物的起源与演化”。王广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完成这个项目,以告慰恩师的在天之灵。
曾呈奎院士十分重视海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他先后开展了琼胶、褐藻肢的提取加工方法的研究,组织并与合作者完成了从马尾藻中提取褐藻胶的研究,用褐藻胶代替面粉浆纱,在青岛市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产褐藻胶的车间,并拓展为利用海带生产褐藻胶、甘露醇和碘,并将这些产品用于药品、食品和饲料生产,开辟了我国化学工业的新领域。
早在“文革”期间,曾呈奎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在他参与创立的中科院海洋所里打扫起了厕所。“文革”之后恢复工作,他更加投入到热爱的海洋科学研究中,他说他要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在长达77年的海洋科研生涯中,曾呈奎跑遍祖国万里海疆,积极为国家科技战略布局和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向国务院提交了极具前瞻性的《增强海洋意识,建设海洋强国》的专题报告,为推动我国海洋科研与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曾呈奎院士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真实体现。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