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东京2月4日电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地球内部变动研究中心与英国Southampton海洋研究所利用深海无人探测器,在探测一万米深的马里亚那海沟时,从海底的表层堆积物中首次分离出带壳的海生单细胞生物有孔虫类。
这些从海底表层堆积物中分离出的有孔虫类,平均每平方厘米449只,其中85%以上的有孔虫类呈细长袋状并具有柔软外壳。它们在分类学上全部是未记载的新种类,通过遗传基因分析显示,新发现的带壳有孔虫类与现在海洋中常见的带壳种类大约在8至10亿年前走上了两条进化道路,可称为海底的活化石。这一结果发表在今天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深海海底是黑暗、低温、高压和营养极度贫乏的极限环境,与太空一样,是人类很难到达的地方。科学家一直认为,海洋生物在浅海分化后,经过进化有了巨大变化,而在深海海底存在很多仍然保持着远古特征的生物种类,因此希望通过观测深海底的堆积物与水境界的动态,了解地层的远古环境动态。此次研究成果证明,在世界海洋最深处生存着8至10亿年前走向不同进化道路的有孔虫类,这一结论支持了上述理论。
该成果为今后揭开1.1万米深处生存的生物机能及海洋、地壳表层的物质循环所起的作用等未知领域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海沟中生存的生物群,是依靠光合成为主的生态系统,但由于深海处饵食缺乏,这种极限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