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4.9万吨,比2000年增加13%,超出了大气环境容量的80%,位居世界第一。
治污速度赶不上污染源新增速度
专家认为,只有当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400万吨左右,我国酸雨污染局面才能被扭转。而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的70%来自于燃煤,其中约50%来自火电厂,也就是说,控制住火电厂污染几乎就控制住了二氧化硫的污染。据统计,2004年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高达1300多万吨,预计2005年排放量将接近1600万吨,光是火电厂一类污染源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就突破了这个数量级。
“十五”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控制目标是依据我国能源规划煤炭消费量制定的,能源规划“十五”末期煤炭消费量达到14亿吨。但实际上,自2002年末开始,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火电、钢铁、建材等行业超常规发展,高能耗行业的产品年均增长率都在10%以上,钢铁产量年增长率甚至在20%以上,而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了47%。虽然2003年下半年国家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高耗能行业发展有所减缓,但2004年全国煤炭消费量仍增加到19.6亿吨,预计2005年将超过20亿吨,超过能源规划的6亿吨,相应产生超过预期量约1000万吨的二氧化硫根本无人承担,也导致“十五”二氧化硫控制目标无法完成。
污染治理项目进展缓慢
一方面是新污染源急剧增加,另一方面是治污项目进展缓慢。到2004年年底,我国烟气脱硫机组装机容量为2682万千瓦,仅占全国火电机组装机容量的8.8%;本应该在2005年年底前全部完成的“两控区”137个重点火电脱硫项目,尚有33.6%的项目根本没有启动。专家预计,如果以目前的脱硫比例,“十一五”末期,全国电力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将超过2000万吨,到时候,一个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就相当于目前全国二氧化硫排放的总量。
除了重点脱硫项目进展缓慢,重点水污染治理项目也进展缓慢。预计到2005年年底,淮河、海河、辽河“十五”完成项目分别占计划项目的76%、55%和52%;太湖、巢湖、滇池完成项目比例为87%、59%和52%。尽管国家环保总局多次向社会公布进展情况,试图引起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但“十五”计划确定的重点环保项目仍无法按期完成,致使一些重点治理区域水质改善不够明显,与期望存在差距。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