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局、中国、印度等国,共发射了100多颗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监测到的北京遭遇沙尘暴云图)
我国1988年9月7日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至今为止,中国已成功发射4颗极轨气象卫星和3颗静止气象卫星;2004年10月,我国又成功发射了风云二号系列的第一颗业务静止气象卫星,现已投入业务运行。目前,我国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气象卫星研制、发射、测控和应用体系,并在减灾防灾、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04年8月,中国气象局利用气象卫星等多种观测照料数值模式,对在浙江沿海登陆的台风“云娜”进行了预报和实时-。此次台风造成了160多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但是由于有了气象卫星实时的有效监测和准确的预报,才使得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与历史上类似强度的台风相比大为减少,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力量进行抗灾和救灾行动,使灾后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卫星对其它自然灾害的监测效果也很显著。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就利用气象卫星对森林和草原火灾进行监测。1987年对大兴安岭森林大火的监测就是卫星监测环境灾害的一个早期的成功典型,现在,利用气象卫星监测重大火灾、水灾等气象和环境灾害,还是有关部门的重要手段,可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防灾、救灾和减灾提供了及时的信息服务。气象卫星在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空中和地面水资源的调查、全国生态环境和大气污染的监测、数据共享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国气象卫星可援助海啸灾区减灾)
目前,我国使用的“风云2号”气象卫星,它可以进一步满足卫星遥感数据的应用,能充分发挥其效益,以较小的投入,最大限度地获得遥感卫星资料,它的业务应用范围包括气象、石油、林业、水利、环保、农业等相关行业。
“风云3号”01卫星预计将在2006、2007年间升空,该卫星的高灵敏度、高光谱分辨率、高精度使其接近国际一流的水平。在2008年北京召开奥运会之际,可以用更精确、更灵敏的信息为奥运会提供满意的服务。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