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里施肥呢?按一般的规律,吸收根都在树冠的靠边上一圈,所以我们就选了几个地方把地下的砖拿开,看看底下根的生长情况,再对症下药,可起开砖一看,却发现很有意思。” 从建国初期就开始从事园林工作的李嘉乐,一看到这与众不同的砖,马上意识到这里面肯定有名堂。 李嘉乐说:“这块砖上大下小,砖跟砖之间的缝儿没有灰浆,所以砖跟砖之间纵横的都有一些通道。再看砖底下衬砌的材料,拿一块到水管子一放,水就哗啦哗啦的从衬砌材料漏下去了,原来从铺装到衬砌材料又透水又通气,再进一步研究发现,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在做团城的时候非常科学。”
古人在设计团城时充分考虑到了树木的生长,希望能有更多的水渗到地下。团城地势北高南低,由于水往低处流,大部分倒梯形砖位于团城的南半区。倒梯形砖排列在一起,砖与砖之间会形成一个个三角形的缝隙,而就是这些缝隙会很容易将雨水引入地下。由于砖缝大,雨水不易在砖的表面形成径流,同时缝隙也保证了土壤表层的通气和蒸发作用。
难怪一个小小的团城能拥有如此众多的古松、古柏,原来和充分利用雨水的滋润是分不开的。环绕团城270多米长的城墙上虽然没有一个泄水口,城上却从不积水。下大雨的时候,城外已经是雨水遍地,但在这个城池上,却只是雨过地皮湿,原来雨水都渗到地下了。
下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来自海洋、湖泊、田地甚至是人类皮肤上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后,水蒸汽遇冷便形成了云,在翻滚的云层中逐渐凝结成小水滴,当它们变得足够重时,便向下落在了地面上,即下雨了。然后再蒸发、再循环,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着,降雨更新着地球上的水资源,同时也是地球上淡水资源最主要的来源。北京不是雨水充沛的地方,但一年也有600毫米的降雨,也就是说,在4500平方米的团城上,一年就会有2000多吨雨水。800年前的古人可能对下雨没有如此科学的认识,但他们却已经懂得充分地利用这宝贵的自然资源了。
可是现在“白袍将军”的枝杈为什么枯萎了呢?植物对水的需求是有限的,会不会因为近一个时期降雨频繁,渗到地下的水太多,把根给沤坏了呢?(待续)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