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我国近年来降水分布为什么一直“南涝北旱”?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研究员最近研究表明,导致我国出现目前的降水格局的一个直接原因,可能是近20年来青藏高原冬春积雪的日益增加;因此密切关注观测前期高原积雪的变化,就有可能预测半年后夏季的全国降水形势。
丁一汇介绍,我国南部多雨、北部干旱的降水形势,主要是气候年代际变化的结果,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尚不清楚。如果考虑温室效应的作用,北半球中高纬陆地降水应是增加的。事实上,20世纪50~60年代,我国的降水情况是恰好相反的“北涝南旱”,当时华北每年降水600毫米左右,比现在每年多出100多毫米。只是最近十多年来,东亚夏季风的持续偏弱才造成了长江流域与华南多雨,而华北持续干旱的情况。
他表示,我国北部用水日益短缺,自然降水的减少是一个关键原因。分析“南涝北旱”的原因进而找到相应的改善或缓解途径,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有研究者认为,近年来华南及沿海地区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引起的大气气溶胶的增加,可能是导致我国夏季风雨带南移的一种原因:即硫酸盐气溶胶增加导致地球太阳辐射削减,从而导致地面降温;同时黑碳气溶胶增加使大气加热增强,上升运动和云雨增强,使我国雨带南移。但由于局地大气气溶胶浓度的增加不可能引起如此大范围的环流改变,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值得进一步探讨。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