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以色列暗物质研究取得进展
  • 居里夫妇的实验
  • 《大科技》:生命为何偏爱螺旋结构
  • 再现宇宙大爆炸时诞生的初始物质形态
  • 理论性的突破:计算氢分子中的电子相关性(图)
  • 美首次绘制出宇宙暗物质分布图
  • 美科学家首次实现原子和光子间量子态隐形传输
  • 什么是地质年代?
  • 果子面包
  • 寻找和制造反物质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中国科大在单分子选键化学研究领域获重大进展

    本报讯(记者 陈敬农) 用低温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巧妙地对吸附于金属表面的钴酞菁分子进行“单分子手术”,成功实现了单分子自旋态的控制。这是我国科学家在单分子选键化学研究领域最近获得的重大进展。9月2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他们的论文,并在同期的“*”栏目中专文对该成果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由中国科技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侯建国院士、杨金龙教授和朱清时院士等开展的这项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并利用局域化学反应改变和控制分子的物理性质,从而实现重要的物理效应,为单分子功能器件的制备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新方法,揭示了单分子科学研究新的广阔前景。 

      据介绍,具有高度对称性和稳定性的钴酞菁分子是一种仅1.3纳米大小的共轭大环平面分子。中科大研究人员历时2年多,系统研究了该分子吸附于金属表面的各种理化性质,巧妙地对其进行“单分子手术”,成功“剪裁”其分子外围的氢原子,并使其与金属表面形成稳定的化学键。研究发现,当钴酞菁分子吸附到金属表面后,其中心的二价钴离子的局域磁矩完全消失。但通过在分子内部实现的精确“手术”后,却能够使整个分子的空间结构和电子结构产生变化,由此可以改变和调控其中心钴离子的自旋态,使其显示出由局域磁性所引起的近藤效应。 

      《科学》杂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