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经过长期对光的研究,提出了光的"波动说"。他认为光是某种振动以波的形式传播的。他应用这一原理进行简单的实验,把水波与光波发生的现象加以对照,成功地解释了光波在界面上同时产生反射与折射的现象,从而导出光的反射与折射定律。但是,波动说在解释光的直进现象中,遇到了困难。
到1704年,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以光的直进现象、小孔成像等实验事实为基础,又提出光是由光源发出的一种微粒,在均匀媒质中以一定速度传播的"微粒说"。
两种学说在对光行为的解释中,各具有成功的一面,但因牛顿在学术界的权威和盛名,致使惠更斯的"波动说"受到抑制,"微粒说"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直到1801年,英国的物理学家托马斯杨(1773-1829),用简音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相干光源的问题。他让太阳光从单小孔射入,再经过双小孔射向像屏,像屏上便出现了明暗相间的彩色干涉条纹。他又用狭缝代替小孔,用单色光代替太阳光,做了双缝干涉实验,得到了更明亮的干涉条纹。托马斯杨干涉实验的成功,为光的"波动说"吹响了振兴的号角。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