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对夫妇只生2.14个孩子,使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相对平衡,中国人口总量将保持不变。但是如果超过2.14,则人口永远只是增加,不会减少,如果小于2.14,则人口会逐渐下降。
所以,2.14成了维持人口系统稳定的关键数字。
为啥一开始就要求“一个娃”
有人不禁要问,2.14这个临界值,不就说明每对夫妇平均可以生两个小孩儿嘛?怎么计划生育政策从一开始就要求“一个孩儿”呢?
孔德涌回忆,当时的实际妇女总和生育率,已经远远超过了2.14。此外,在广大农村,因为观念问题,计划生育工作很难一步到位。所以,直接实施“一个孩子”的标准,就成了非常现实的要求。
1982年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并设定了到20世纪末把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这个硬目标。
在全党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妇女总和生育率从1982年的2.86,降到1983年的2.42,1984年的2.35和1985年的2.20。
“马孔于”学派与主流舆论
2000年已经过去,1982年提出的“控制在12亿以内”的目标却没有实现。“人口控制”又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历史过程呢?
记者从一张泛黄的、出版日期为1990年1月8日的《科技日报》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如果这个政策能坚定、严格、顺利地执行下去,预期完全可以实现规定的目标。可是从1984年下半年起……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断改变,总和生育率回升为1987年的2.59……新的恶化形势为国内外所焦心……”作者是“国家科委《人口控制与对策》研究小组”。
这个小组成立之时,恰逢国家-体制改革开始之际,“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催生了“软科学”的成长和发育。
人口控制又到了一个重要关口,原国家科委组织以马宾、孔德涌、于景元为核心成员的课题组,对此进行深入地研究。结论是,上面政策若开小口,下面实际情况就是决口,必须回归“一对夫妇一个孩儿”的计划生育政策。
由于他们的学术观点是主张继续严控,国际学术界就把他们称为“马孔于”学派。
人口发展的形势使他们忧心忡忡,为了使人口控制政策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让全国人大代表们了解这一情况的严重性,1986年、1987年和1988年,在这三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际,“马孔于”通过各种渠道把自己的研究报告带到会场。
鲜明的观点通过一份份报告传递给了与会代表,很快形成主流舆论,计划生育政策再次得以严格施行。
二十年少生了3亿人口
1981年,宋健、于景元等人口学家根据中国大地资源、环境等条件,算出“中国适度人口应不超过7亿”的结论,并把7亿作为中国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
他们还根据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中国人口控制的优化方案。在经过一段严格控制时期后,选择适当时机,例如在2020年,可以适度放松人口控制,最终,约在2070年左右,人口总数可降到7亿人左右。
这一目标是根据当时的数据计算出来的,但是,人口系统涉及的因素很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环境条件以及人们观念的变化,一些因素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其目标也应适当调整。
孔德涌认为:“人口控制在中国虽有坎坷,也带来一些副作用,但这些与其明显的积极效果是无法相比的。它使我国少生了3亿人口,使我们今天绝大多数人有幸享受到‘小康’生活。否则,新增的3亿人口将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1987年,该理论获国际数学建模学会最高奖———艾尔伯特·因斯坦奖;在国内,也被评为当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课题研究者坚持真理、积极用科学服务于决策的研究风格,在软科学历史上也留下了一段佳话。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