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科学家发现恐龙吃草的证据
  • 乳牙中的新发现
  • 生物学家:饮食结构单一致史上最大猿类灭绝
  • 紧握电线的鸟趾
  • 英国研究发现:艺术家性伴侣越多创造能力越高
  • 新加坡制出触觉服装 未来航天员有望实现太空性爱
  • 甘肃:千年莫高窟 惊现藏文经书
  • 科学家发明银鹰微型剃刀 开创腿部血管阻塞新疗法
  • 诊断奇迹——扫描机
  • 人类爱情到底有多深:俄科学家发明爱情测量仪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回望人类发明之路

    的方向产生强劲的推力。这种力量足以使飞机克服空气阻力快速飞行。这种组装在一起的旋转机翼被人们称为螺旋桨。

      后来,人们开始把用于火车动力的蒸汽机搬上飞机,让它作为螺旋桨的动力。由于蒸汽机太重,因此这种有动力的飞机不能飞,只能在地上跳。1874年,法国人泰蒙佩尔的蒸汽飞机可以跳起并滞留空中两秒钟。1884年,法国工程师埃达尔的蒸汽飞机跳起来飞行了46米。1896年,美国科学家兰利制造了一架无人驾驶的蒸汽飞机,它从搭建在房顶的高台上起飞,飞行了800米,在空中的飞行时间达90秒。

      19世纪末,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公元1834~1900年)发明了汽油内燃机,这种汽油内燃机的重量很轻,能够产生强大的动力,它直接导致汽车的诞生,也为飞机问世提供了最重要的技术基础。

      1903年12月17日,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利用内燃机,首次实现了载人有动力飞行。

      莱特兄弟出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个牧师家庭,他们没有上过大学。1895年,他们开了一间修理装配自行车的作坊。然而,他们对飞行有着浓厚的兴趣,自修德文阅读了李林塔尔的著作,并向美国史密森学会(这是一个专门探究自然奥秘,并向公众传播科学的民间团体)索取了大量关于飞行的资料。在1900~1902年间,他们先后制造了3架滑翔机,进行了上千次飞行,反复改进其飞行能力和操纵性能。1901年9月,他们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小型风洞,以精确测量气流在机翼上产生的升力以及控制板偏转时使飞机转向的力,获得了设计飞机最重要的数据。

      1902年,莱特兄弟完成了内燃机动力飞机设计,但是没有人愿意为他们制造飞机专用的内燃机和螺旋桨,很多人认为这是无谓的冒险。他们只好从头学习发动机和推进器知识,摸索加工工艺,自己制造了一台小巧紧凑、具有4个汽缸的汽油内燃机,这台汽油内燃机重82千克,能够产生13马力功率,比蒸汽机轻得多。他们又自己设计、制造了几副螺旋桨。

      一年之后,莱特兄弟精心设计的这架飞机装配完毕,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使用内燃机动力的飞机,其样式与人们今天看到的飞机大不相同。为增大升力,他们采用木条连结的双层机翼,机翼由蒙在枞木骨架上的棉布做成,可以保证设计要求的曲面形状又能最大限度地减轻飞机自重,机翼长12.3米;机翼前方有两块可以上下倾斜的水平板,用来操纵飞机升降。机身尾部有两块可以左右转动的垂直板,用来使飞机转向,就像是船舶在水中航行使用的舵。他们将汽油内燃机固定在下层机翼偏离中线一侧的地方,通过传动装置使两台固定在机翼后方的螺旋桨旋转,利用气流产生推力使飞机前行;而驾驶员则卧在飞机中线另一侧,操纵内燃机的油门,通过钢丝控制前后小板的角度把握飞行姿态。莱特兄弟的这种设计可以使飞机重心保持在中轴线上。机身从头到尾长6.5米,其实,所谓“机身”不过是连结各种飞行部件的木头架子;飞机总重274千克,与一匹马的重量差不多,完全靠两副螺旋桨产生的动力起飞。试飞那天,人们用小车把飞机推到基蒂霍克海滩,当内燃机发动以后,随着螺旋桨转速增加,飞机与小车一起向前滑行,不久离开小车升上天空。由于这架飞机没有轮子,降落的时候只能靠飞行员精确地操纵油门和控制板使飞机减速,最终,机身擦着地面停了下来。

      这一天共进行了4次飞行。第一次由弟弟奥维尔·莱特(公元1871~1948年)驾驶,飞机在空中摇摇晃晃飞行了12秒钟,降落在36米远的地方。第四次飞行由哥哥威尔伯·莱特(公元1867~1912年)驾驶,在空中停留59秒,飞行了260米。

      莱特兄弟驾机飞行的当天,有一名小报记者在场。人们问他如何报道,他不屑地说:“59秒算什么?59分钟还差不多!”然而他并未意识到,人类从此进入飞行时代,飞机将改变人类的活动方式。

      1905年,莱特兄弟的飞机飞行距离已经达到32千米。1906年,欧洲第一架飞机升空。1908年,威尔伯·莱特驾驶的飞机失事,同行者当场死亡成为飞机空难的第一位牺牲者,而威尔伯·莱特身负重伤,4年后故去。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