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变色线”。他下一步的目标增加了难度,让线在“红-蓝-绿-白”四色之间变化。而索特茨最终的目标是,把不同的“变色线”以纵横交错的形式编织成一件“变色衣”。这件衣服将由微控制器操纵,它将随着穿衣者的心情改变颜色,或者自动感知周围环境的图案及色彩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之融为一体。这样穿衣者也就“隐形”了。
索特茨教授的这项研究成果将在4月8日的《新科学家》杂志上正式发表。
“隐身衣”前身之二:“散光派”
如果说,索特茨教授的发明是利用变色的原理最终达到隐形,那么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立大学的奥莱格·加多姆斯基教授走的就是另一条路了。他通过多年研究发现,一个物体只要覆盖上一种由黄金胶体粒子制造的“特殊外衣”,就可以从肉眼前消失,也就是达到了隐形的效果。
加多姆斯基教授的发明是基于锐减散射光的概念。人类能看到物体是因为光射到物体上后,物体又反射了光。只要中断这个过程,人就看不到物体。不过,这种“隐身衣”目前只能使静止的物体隐形,物体移动时,光的辐射频率会发生改变,物体又会“显形”了。
与奥莱格·加多姆斯基同样属于“散光派”的还有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位科学家阿鲁和英奎特,他们曾发明了一种“等离子体振子罩”,在入射光频率与等离子体振子材料制成的外壳的共振频率接近时,可以做到几乎不散射光线。外壳的散射抵消物体的散射,物体可以在各个角度都几乎不可见。根据英奎特教授的计算,等离子体外壳对于球状和圆柱状物体的隐身效果最好。
伦敦帝国大学物理学家约翰·潘德里教授称,由于光线的波长不同,因此,一个特定的隐形罩可能只在特定波长的光线下起作用。能够应付所有可见光波长———从红光到紫光的“万能隐形罩”,目前还无法发明出来。
“隐身衣”前身之三:“影像派”
东京大学的田智前教授设计的“隐身衣”则采用与上述两种完全不同的原理。它先将衣服后面的场景拍摄下来,然后将影像转换到衣服前面的投影机里,影像再经由投影机投射到由特殊材料制成的衣料上。这样,穿衣者看起来就是透明的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这样一件“隐身衣”需要6个像素为1160万的实体镜照相机,每个都必须带一个非常明亮的电子显示器,并由性能极强的计算机控制。这个计算机由一个衣服内嵌的电源提供电力。但是,这种影像系统只对处于特定位置的观察者有效,如果变换一定角度的话,会完全丧失隐身效果。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发明家罗伊·阿尔登设计的光学系统也采用这一工作原理,用一台监视仪拍摄物体周围背景,再用投影仪把监视仪中的图像投射到要隐藏的物体表面。
人类科技发展史上已经无数次证明:看似荒诞的想象里也许正孕育着未来的科学。“隐身”的巨大诱惑与无限潜能,将吸引更多的科学家投入这项研究,创造出更多的“隐身门派”。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