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专家提出新四大发明
  • 把机器人穿在身上:帽子长眼 鞋子认路
  • 网上叫卖电子狗安全隐患其实更大
  • 科学家发现火山研究新视角
  • 人类因大脑而肥胖找到新证
  • 蚊子只叮七种人的原因
  • 英指纹检测新技术 指纹消失也能重提
  • 变色衣将隐身梦更近一步
  • 造纸术发明于秦始皇军服场
  • 法国科学家在酗酒者大脑中发现特殊分子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4000年前小麦传入带来中国北方农业革命

      中国科学家在进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的研究时发现,起源于西亚的小麦在4500年前开始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导致了中国北方的一场根本性农业革命,从而为中原地区在后来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中国的*、文化乃至经济的中心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说,中原地区农耕生产的特点和发展是正在进行的文明探源工程首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对陶寺、新砦、二里头和王城岗4处考古遗址现场获取的数十万粒各种炭化植物种子等珍贵植物遗存资料进行鉴定和量化分析后发现,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这一历史时期,中原地区农耕生产始终表现为以种植粟类作物为主的特点,即延续着中国北方旱作农业传统。

      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的龙山时代,中原地区在种植粟类作物的同时,稻谷成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二里头时期,稻谷的种植规模和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都到达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起源于西亚的小麦也开始传入中原地区。到了商代早期的二里岗时期,稻谷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小麦的种植规模突然大幅度提升,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突然提升预示着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种植制度的一次根本性改变的即将到来。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