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作为一种优良的旱地粮食作物,传入中原地区后对原有的主体粮食作物粟和黍产生巨大冲击,使当地的农业种植制度逐步由依赖小米向以种植小麦为主的方向转化。
在整个中国北方地区,小麦替代小米成为主要粮食作物被看作是一场农业革命。小麦是高产作物,大规模种植将极大地提高北方地区的土地栽能,从而使得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核心的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区具有了与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核心的南方稻作农业区相匹敌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势力,这应该就是为什么中原地区在后来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中国的-、文化乃至经济的中心的原因之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是国家出现和文明社会形成的重要原因。”王巍说,“在中华文明形成的时代即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期间,农业是最主要的和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而我们的研究显示,恰恰在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即由龙山时代向二里头文化演变时期,中原地区的古代农业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和跃进式的大发展。”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