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研究人员表示,如果宇宙确实在原子首次形成后并未像球体一样扩展,而是像椭圆体一样伸长,这有可能解释最大程度看到的奇特的宇宙微波强度。宇宙的非球体部分可能比其他部分更远,因此显得稍微有些昏暗,当我们只仰望天空细微的薄层时,这种些许的差异根本感觉不到。据卡帕尼利及其同事介绍,宇宙的偏心率可能比科学家通常认为的高出1%左右。卡帕尼利表示,椭圆形的宇宙可能由遍及宇宙的磁场或诸如宇宙弦(cosmic string)等时空缺陷造成的,宇宙弦具有密度无限大的结构,仅有质子那么宽,能升长至星系际规模,它们的重力能够使时空产生偏移。
美国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哥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美宇航局天体物理学家加里·欣肖(Gary Hinshaw)尽管觉得意大利科学家的数据支持宇宙是椭圆形的说法有些根据,但他在接受太空网采访时表示,利用椭圆形作为宇宙形状解决“四极不对称”问题,会产生涉及宇宙是如何开始趋于椭圆形的更大争议。
欣肖说:“事实上,我们难以理解椭圆形模式是如何在宇宙天体学‘自然’出现的,所以,我们的压力也会从解释非常适度的‘不对称’转向解释宇宙的新特征。”意大利科学家在9月29日出版的美国《物理评论通信》杂志上报告了他们的发现。未来旨在更好了解宇宙微波如何产生极性的太空任务也许会检验这种宇宙为椭圆形的理论。(杨孝文)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