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世界军史上五大藏宝的不解之谜
  • 陕西安康村民恶战*蜂
  • 东非惊现食人血蜘蛛 猎食方式高明安全省力
  • 2005世界十大惊人预言
  • 东航客机邂逅不明飞行物 飞行速度快底有托盘
  • 佛教四大名山
  • 国际天文专家称新疆UFO可能关联地外智慧生命
  • 宇宙第一缕曙光被发现
  • 佛祖释加牟尼千年舍利发现始末:玉棺现真身
  • 震撼!世界从10亿光年到0.1飞米(二)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佛教四大名山中的道教文化现象初探<%=id%>

    “莲花佛国”安徽九华山、“海天佛国”浙江普陀山、“西南佛国”四川峨眉山、“清凉世界”山西五台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被广大佛教信众尊崇为地藏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的应化道场。其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观,千百年来,吸引着许多的善男信女、文人雅士。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文化,也在这四座佛教名山上留下了不少的印迹。



    最早在九华山进行宗教活动的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据《福地考》载,九华

    山位列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中,居第三十九位。曾有不少高道在九华山修炼过,并至今仍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与道教有关的故事和诗文,九华山不少地名也都与这些道教人物和传说有关。

    据古山志记载,西汉中叶的道教代表人物之一窦伯玉,字子明,丹阳人。他曾为陵阳县

    令,以道家清净无为的道理治理县政,化导民众,卓有政绩,世人称之为“陵阳子明”。《列仙传》等书记载,他曾放生小白龙于九华山(属陵阳山区)的游龙涧,后小白龙为报恩而密授他修仙要诀。他依法于九华山苦修,终于一日乘白龙仙去。传说伯玉飞升时,白鹤翔舞其上。后来他的两个女儿采薇于九华山仙姑尖峰顶时,他下凡面授她们道术,不久她们也成仙飞升而去。三国时期,道教人物赵广信,从东吴入九华,采药炼丹,相传丹名为“九华丹”。晋代著名道教人物葛洪,也曾炼丹于九华,居住于真人峰。今卧云庵北,有葛仙丹井,双峰下,有葛仙洞。“八仙”中的张果老,唐朝时,初隐居于中条山中。传说他爱骑白驴,能日行万里,休息时则将白驴折为纸纳入竹箱中。唐玄宗闻其道行高洁,非常仰慕,以玺书迎至京都,欲以美丽的玉贞公主许配给他。张果老拒不奉诏,大笑而去。不久他骑白驴到了江南九华山,在拾宝岩观花时,驴行石上,留下蹄迹一道,至今宛然可见,后人称之为“果老石”。唐朝高道赵知微,曾建延华观于九华山凤凰岭,并炼丹于大还岭和沙弥峰。其道术高妙,闻名遐迩。皇帝屡次诏令亦不出山,乃钦赐碧云星冠,青霞羽衣。传说他曾带领众人登九华山会仙峰,时值中秋阴雨,而到峰之绝顶时则忽然万里无云,月如明镜,诸峰呈露,景色奇丽,就象别有天地一样令随从们惊异不已。赵知微曾与弟子们在凤栖峰岩下植桃千树,花皆碧色。桃子成熟时落在涧中随水流出,居民们视之为仙果。他仙去后,人们命名其岩为“碧桃岩”,其涧为“浮桃涧”。另据九华山旧志载,山民宁成曾于山中遇仙翁,并得食仙翁所赠仙桃,后宁成亦隐居山中修仙。入九华采薪的邓羽,遇异人授符箓,遂能呼风唤雨,疗病除妖,甚为灵验,后亦入九华山修道,不知所终。据旧志记载,仙人峰为窦子明、刘光世、杨元秉、陈升卿所经游处。顶昂石坛,夜吐金碧光。有樵夫曾入万壑烟霞中,见若仙者在此。岁旱之时,用柴燔烧其坛,则会下雨。古仙峰上传说曾有仙人居住于此。列仙峰顶石有人形,接踵而从,俨然仙侣之列。传说有一柯姓樵夫遇二仙下棋并得食仙肴之处,被称为“斧柯岭”……丰富的道教典故和传说,为九华山这座佛教名山增添了许多的仙气和灵韵,九华山因此也有“仙城佛国”的美名。

    慕名而来的文人墨客,为九华山幽奇秀丽的风光倾倒的同时,时常也会抒发自己慕仙怀古的情怀,留下了不少优美的诗篇。如有“谪仙”之称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云:“韩侯骑白鹿,同往华山中。玉女千余人,相随在云空。见我传秘诀,精诚与天通。何意到陵阳,游目送飞鸿。天子昔游狄,与君亦乘骢。拥兵五陵下,长策遏胡戎。时泰解繍衣,脱身若飞蓬。鸾凤翻羽翼,啄粟坐樊笼。海鹤一哭之,思归向辽东。黄山过石柱,巘崿山攒丛。因巢翠玉树,忽见浮丘公。又引王子乔,吹笙舞松风。朗吟紫霞篇,请开蕊珠宫。步栏绕碧落,倚树招青童。何日可携手,遁形入无穷。”[1]唐进士张宾诗云:“浮世抛身外,栖踪入九华。遗篇补乐





    [作者简介]李桂红,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64

    府,旧籍隶仙家。池静龟升树,庭荒鹤隐花。古来天子命,还少到烟霞。”[2]宋进士苏辙诗《过九华

    山》云:“南迁私自喜,看尽江南山。孤舟少僮仆,此志还复难。局促守破牕,联翩过重峦。忽惊九华峰,高拱立我前。萧然九仙人,缥缈陵云烟。碧霞为衣裳,首冠青琅玕。挥手谢世人,可望不可攀。我行竟草草,安能拍其肩。但闻有高士,卧听松风眠。松根得茯苓,壮若千岁鼋。煮食一朝尽,终身弃腥羶。腹背生绿毛,轻举如翔鸾。相逢欲借问,已往长松端。”[3]宋高子洪诗云:“九朵芙蓉天琢开,烟霞静处翠成堆。鹿衔花向林边过,龙带云从树杪来。最爱山中闲日月,何须海上访蓬莱。翛然自觉清风爽,直欲临风翘上台。”[4]宋陈岩咏斧柯岭诗云:“偶尔观棋忽烂柯,岂知胜负是如何。归来笑问人间事,却是人间胜负多。”[5]明进士著名理学家王守仁先生诗云:“世外烟霞亦待时,至今风致使人思。却怀刘项当年事,不及山中一局棋。”[6]其诗《列仙峰》云:“灵峭九万丈,参差生晚寒。仙人招我去,挥手青云端。”[7]其《九华山赋》云:“吊谪仙之遗踪,跻化城之缥缈。饮钵盂之朝露,见莲花之孤标。扣云门而望天柱,列仙舞于晴昊。俨双椒之辟门,真人驾云而独蹻。翠盖平临乎石照,绮霞掩映乎天姥。二仙升于翠微,九子邻于积稻”“睨斧柯而升大还,望会仙于云表。悯子京之故宅,款知微之碧桃。”“游予将遗世之独立,采石芝于层霄。”“道昆仑而息驾,听王母之云璈。呼浮丘于子晋,招勾曲之三茅。长遨游于碧落,共太虚而逍遥。”“蓬壶之藐藐兮,列仙之所逃兮。九华之矫矫兮,吾将于此巢兮。”[8]等等。这些浪漫清逸的诗歌,为九华山的灵山秀水更添许多宗教文化意蕴。



    地处浙江省杭州湾东南海中的普陀山,峰壑竞秀,奇石嶙峋,花木葱茏,泉流掩映,金沙雪浪,风光旖旎。如普陀旧志云:“名山胜境,本仙真栖息之乡,绝岛荒嵎,为贤者避世之地。伊人宛在,游子关情。”[9]这座佛教名山中的道教文化印迹,千百年来,让文人墨客们感怀不已,留下了不少咏叹之词。

    最早见于志史的来普陀修炼的著名道教人物为秦始皇年间(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10年)的安期生。他曾受学于河上丈人,卖药于东海边,人称“千岁翁”。相传秦始皇东巡时,以重金召他去寻求长生不老药。安期生不受其命,曰:“后数十年求我于蓬莱山下。”[10]不久安期生渡海至桃花岛、马秦(今朱家尖)和普陀诸岛隐居修道。今普陀山几宝岭下东侧岩洞中有“仙人井”,其水虽大旱大潦亦无增减,色味甘洁,井窟中寒气侵人,虽酷暑不可久居,相传为安期生炼丹遗迹。西南海中的桃花山,传说是以安期生洒墨成桃花而得名。普陀山上的会仙峰,亦名天柱峰,丛岩耸峙,广崖巨壁,展列如屏,冥濛杳霭,恍若神仙来会,相传当年安期生曾鸾骖鹤驭来游于此。追怀者有诗《安期仙井》云:“安期炼丹处,遥指仙人井。华盖结树冠,玄泉烹清茗。寒懊复暑凉,甘润称逸品。任凭沧海淼,只取一瓢饮。嗟尔名利客,至此应知省。世人多弃此,熙攘几宝岭。”[11]诗《会仙峰》云:“会仙峰上待仙来,鹤驭鸾骖仔细猜。天柱巍巍高百丈,分明海上是蓬莱。”[12]“群仙高会处,即此是蓬莱。略试神通手,莲花顷刻开。”[13]

    另一位曾在普陀山长期隐居修道的著名道教人物是梅福,字子真。他精娴诗书,博学多才,曾补南昌尉,因见王莽擅权,汉室将倾,便弃妻子,隐姓埋名,于汉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5年)渡海来普陀山,结茅山椒,采药炼丹,直至终老。后人因此称此山为“梅岑山”,此名沿袭了千余年。北宋宣和年间,山上尚有梅福留下的“履迹瓢痕”。今普陀山普济寺西北有梅岑峰,冈阜起伏,林壑幽美,峰顶建有梅福庵,相传是当年梅福结茅隐修之处。梅福庵内有灵佑洞,又名炼丹洞,内壁岩石嶙峋,状若百兽,崖间渗水,常年不息,倾入仙童葫芦塑像中,被称为“仙水”。洞中塑有梅福像,清康熙年间吴瞻泰题洞额,相传此处为梅福炼丹处。庵内有一“梅福井”,方广1米余,水碧味甘,清澈见底,相传为梅福炼丹用井。梅岑峰西麓下的梅湾,巉岩刻露,林木葱茏,景色幽美,据古志书载梅福曾于此广植梅树。后人追怀其亮节高风,咏叹之诗颇多,如:清祝德风诗《梅岑峰》云:“子真仙去剩空山,万树幽香拥翠鬟。半夜蛟龙听铁笛,梅花吹落白云湾。”[14]明李桐诗《题梅湾春晓》云:“万树梅花开满湾,冥濛春色驻枝间。回思仙尉成丹日,开落随时待九还。”[15]明邵辅忠诗《梅湾春晓》云:“几树疏梅倚石斜,问梅开落属谁家。东风昨夜频吹俏,也作如来小白花。”[16]清释明慧诗《游梅湾》云:“梅花万树满前湾,仙尉于今丹灶闲。春色自来还自去,何曾一片落人间。”[17]清徐载阳诗《梅岑仙井》云:“汉室衣冠视若泥,飘然浮海凿山池。丹成跨鹤归何处,留得清泉待月辉。”[18]清释法湜诗《春日访梅岑庵题壁》云:“行义何妨又洁身,梅花独占首阳春。寻来丹井今犹在,无复当年跨鹤人。”[19]清朱绪曾诗《梅仙庵》云:“仙尉骑鸾去不回,炼丹古井旁林隈。吴门市卒埋名久,海外孤岑尚姓梅。”[20]等等。

    据普陀山志史记载,晋代著名道教人物葛洪(公元284年——355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精通神仙修道之术,曾游历此山。今普济寺慈云石东侧,有葛洪井,水色湛碧,沁人肺腑,渗水涓涓,昼夜不息,相传为葛洪当年炼丹所凿。宋袁燮诗《葛仙丹井》云:“竹屋虚明卧古松,葛仙丹井留遗踪。日长无事同僧话,指点云边三四峰。”[21]清沈树兰诗《葛洪井》云:“句容家世忆仙翁,鹤驭翩翩驻碧空。独有余丹留井底,甘泉普济洛迦东。”[22]另据鄞县志记载,元朝道士王天助,曾修炼于普陀山。京师大旱之时,他祈雨辄应,投铁符治理决河水患也颇为灵验,被皇帝赐号太虚玄静明妙真人。在普陀青鼓山西,坡陡之处有裸岩八处,散布冈阜,石色白,玲珑似玉,异于它峰,相传此岩与八仙过海的道教传说有关,被称作“八仙岩”。清李鼎诗《八仙岩》云:“鸾驭一齐停,云璈侧耳听。八仙同过海。佛眼久垂青。”[23]清祝德风诗《八仙岩》云:“青鼓岩西聚八仙,蓬莱高会自年年。惯随龙女来听法,顷刻能开火上莲。”[24]在几宝岭上,有炼丹峰,据古志载,曾有羽客炼丹于此。在圆通禅院后的两壑间,有天然石桥相联,巧妙绝伦,民间传说是仙人为之,因此称之为“仙桥”。

    “海天佛国”普陀山中的道教文化印迹令不少游人用诗文来抒发自己的感怀。如元盛熙明诗《游补陀》云:“惊起东华尘土梦,沧州到处即为家。山人自种三珠树,天使长乘八月槎。梅福留丹赤如桔,安期送枣大于瓜。金仙对面无言说,春满幽岩小白花。”[25]清缪燧诗《梅岑》云:“子真隐吴市,胡为在海涯,岂慕岩谷幽,与佛成一家。梅岑留遗迹,高迥凌青霞。我来当三月,满林杜鹃花。披襟一长望,海涛浴浮槎。三山如可到,蓬莱路不赊。稚川晚得道,岂真在丹砂。一令复一尉,超然不可偕。”[26]清卢琦诗《咏普陀》云:“葛井梅岑迹较奇,吴门勾漏隐何时?磐陀石上三生话,蝴蝶庄周两不知。”[27]等等。这些清新隽永的诗文,为普陀山增添了许多典雅的文化内涵。



    有“天下秀”美誉的四川峨眉山,在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位列第七。如《三皇经》云:“人天中有三十六洞天,兹当第七洞天,一名虚灵洞天,一名灵陵太妙洞天。”[28]《洞天福地记》云:“第七洞天峨眉山,周回三百里,名灵陵太妙之天,在蜀嘉州,真人唐览治之。”[29]葛洪在《抱朴子》中云:“峨眉……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30]据史籍记载,曾来峨眉修道和参访的道教人物颇多,至今峨眉仍有不少与道教相关的遗迹。

    早在一千多年前,最迟在魏晋时期,就有了峨眉山是天真皇人(亦称皇人)论道之地,和轩辕黄帝曾来峨眉问道的传说。如《五符经》云:“皇人在峨眉山北绝岩之下,苍玉为屋,黄帝往受三一五牙之法。”[31]《抱朴子》载:“黄帝……到峨眉山见天真皇人于玉堂,请问真一之道。”[32]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道教本始部·道教所起》云:“今传《灵宝经》者,则是天真皇人于峨眉山授于轩辕黄帝。”[33]另《三皇经》、《真文经》、《元气论》、《泰一书》等道教典籍中也有关于此事的记载。至今峨眉山上仍有几处关于天真皇人论道的遗迹。纯阳殿宋皇坪上的授道台,相传即是黄帝问道处,另又有轩辕观及静室道纪堂。据《元 一统志》载:“十字洞在嘉定府峨眉县三十里,洞口为十字,昕昏出云气,乃天真皇人论道之地。旧有观宇,今为荆棘。”[34]胡世安《登峨山道里纪》载:“最奇者,莫如九老仙人洞。昔黄帝访广成子天真皇人,游此,遇一叟于洞外,询有侣乎,答以九人,今名以此。”[35]现洞上建有“天皇台”(仙皇台)以志其事。轩辕桥即清音阁“双飞龙桥”之左桥,相传系轩辕黄帝游峨眉山时修建。另据《有像列仙全传》载,来峨眉山受道于天真皇人的还有史通平和瞿武两人。史通平于汉光武年间,从会稽来蜀,诣峨眉拜谒天真皇人,得受三一之法及五行之诀。在青神县之北平山顶结庐炼大丹,龙虎成形,饵之,白日升举。瞿武乃后汉犍为郡人。七岁时开始绝粒,服食黄精、紫芝。入峨眉修道四十年,师事天真皇人,得成仙道,常乘白龙往来,每系龙于彭山黄龙镇滩上。今纯阳殿右侧之“升仙台”遗址,相传是瞿武乘龙飞升之处。

    《封神榜》上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的赵朗,字公明,人称财神菩萨。相传他曾在峨眉山九老洞中修行,洞中石床相传是他修仙时遗物,今石床上供奉着他的塑像。他的三位师妹云霄、碧霄、琼霄,相传也在峨眉山修道成仙,其修炼洞府即“三霄洞”。据《搜神记》载,周葛由“蜀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日,乘木羊见人,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二峨山)。绥山多桃,在峨眉山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复还,皆得仙道。故里谚曰:‘得绥山一桃,虽不能仙,亦足以豪’。山下立祠数十处。”[36]今二峨山白岩溪上的葛仙洞,即葛由骑木羊修真处。《列仙传》载,楚人周陆通,字接舆,“好养生,食橐栌,木实及芜菁子。游诸名山,住宿峨眉山。土人世世见之,历数百年也”。[37]费士戣《歌凤台记》云:“按皇甫谧《高士传》、葛洪《神仙传》、宋刘孝标《世说注》,皆以接舆避楚王骋,夫妻入蜀,隐于峨眉,不知所终也。”[38]《庄子·人间世》中云,孔子到楚国时,接舆游其门,藉歌凤以劝谕孔子。明朝时的明光道人曾将普贤菩萨、广成子、接舆共同奉祀在报国寺的前身会宗堂中,同享香火。

    据《神仙传》云,东汉左慈,见汉祚将衰,天下乱起,深感值此衰乱之世,官高者危,财多者死,富贵荣华,实不足贪,乃学道。他曾来峨眉山隐修,今伏虎寺对面有一土丘,相传为左慈衣冠墓;在洗象池侧有“左慈洞”,据说为左慈当年隐修之处。据《新纂云南通志·释道》载,三国时的孟优,乃孟获之兄,清静好道,得异人传授药方。诸葛亮南征中,军士误饮哑泉,诸葛亮派人求孟优相助。孟优发药给军士吃后,均语谈如常。后孟优入峨眉山隐居修道,不知所终。被民间尊奉为“药王菩萨”的孙思藐(公元581——682年),相传在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7年),曾来峨眉采药。又于唐武德年间(公元618年——626年),来峨眉山牛心寺炼“太一神精丹”。当时炼丹处即今牛心寺后的丹砂洞,亦名药王洞。如今洞周呈紫*,寸草不生,据说是丹药熏炙所致。在峨眉猪肝洞上方5公里处,有洞名“八仙洞”,相传为八仙聚会之处。纯阳殿右的“十字洞”,相传是仙人吕洞宾游此时以剑划石而成,神水池侧的“大峨”二字,也为吕洞宾手书。宋初著名道士陈抟,曾隐居峨眉,自号峨眉真人。大峨石上“福寿”二字,出于其手笔,字形近象形,由十字组成,据说:“福”字系“白鹤踏芝田”,“寿”字系“青龙蟠玉柱”。宋末时峨眉山麓曾建有陈抟祠。全真道南五祖之一的南宋高道白玉蟾,相传曾来峨眉山隐修。现二峨山仰天窝下白岩溪旁的玉蟾洞为其尸解处,洞旁曾建有玉蟾殿。明朝高道张三丰,曾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来峨眉山传道并于多处留笔,原伏虎寺有他狂草的“唐宋诗碑”。另外,据史籍记载,曾有不少高道如:晋朝时的陆修静,唐朝时的王仙卿,张炼师、杨炼士、李处世,五代时的杨仙公,宋朝时的邵琥等等,都曾在峨眉游访参学,修炼道术。



    很多与五台山有关的古籍和志史中都有记载,五台山原来是修炼道教的人居住之地。如《仙经》云:“五台山,名为紫府,常有紫气,仙人居之。”[39]《六贴》云:“银宫金阙,紫府青都,皆是神仙所居。”[40]《大唐神州感通录》云:“代州东南,有五台山者,古称神仙之宅也。山方五百里,势极崇峻。上有五台,其顶不生草木。松柏茂林,森于谷底。其山极寒,南号清凉山,山下有清凉府。经中明说,文殊将五百仙人住清凉雪山,即斯地也。所以,古来求道之士,多游此山。灵踪遗窟,奄然在目,不徒设也。”[41]《括地志》云:“其山层盘秀峙,曲径萦纡,灵岳神溪,非薄俗可栖。止者,悉是栖禅之士,思玄之流。”[42]等等。直至西晋末年,五台山仍被人们看成仙都。如唐释慧祥《古清凉传》卷上云:“晋永嘉三年,雁门郡葰人县百余家避乱入此山,见山人为之步驱而不返,遂宁居岩野。往还之士时有望其居者,至诣寻访,莫知所在,故人以是山为仙者之都矣。”[43]

    作为清凉圣地、紫府名山的五台山,异花芬馥,幽石莹洁,苍岩碧洞,瑞气萦绕,时令高人远访,贵族亲临,并且流传着不少与道教有关的传说。据明代释镇澄著《清凉山志》卷四载《五髻仙人传》云:“汉明以前,声教未至,台山圣境,闻者尚希,况造者乎!当是时,五百里内,林木茂密,虎豹纵横,五峰无路,人迹罕通。其川原之处,皆黄冠所居。每望五峰之间,祥光焕发,神灯夜流,皆以为神人之都。自古相传,有仙人者,发结五髻,衣挂三铢。或独一无侣,或群儿相逐,游行五顶间,望之俨然,近之则失。或出或入,人莫追寻。或云周时即在此山,或云莫穷其始。后来人迹渐繁,其出渐少。当时黄冠,目为素衣仙。及腾兰开山后,遂不复现。《三晋异记》云:‘无恤登常山,西瞻紫云之瑞,疑雁代间有王气。因猎于五台之阿,倏而云淡若水,见神人焉。衣素,容若金,俨若熙若。占之,蔬祭吉,遂罢猎而返。’后《宝藏经》至,乃知五髻童子,文殊化身也。”[44]又《清凉山志》卷二载,元魏永安二年,恒州刺史延庆因狩猎至东台之东北,仆夫四人追逐一只白鹿时,偶然看见一大宅高门,白鹿即窜进大门里。有一长者,须发皓然,柱杖而立,说白鹿是我家所有,你们为何随意乱追逐它。仆夫们说我们追不到鹿,又饥又困可怎么办。老翁于是指点他们去东边的枣林,那时枣子刚熟。仆夫四人在枣林里吃饱后,用行囊装了一包枣子给延庆吃。延庆觉此事颇奇怪,于是又循原路寻找,却再也找不到了。卷七载,唐朝孝子李思逊,山东人,他曾背负八十岁的老母亲游五台山。第二年,他母亲去世了,李思逊因非常思念自己的母亲,为报母恩一步一礼至五台山北台麓结庵修道。不久,有异人授灵药。他服食灵药后,辞别好友僧人道一,羽化而去。后人称其居室为仙人庵。又载唐景龙年间,代州人谢平,在五台山东台麓遇见一老叟,招他进入深谷之中。只见川原清畅,花木秀茂,茆茨石室,诸仙所居。谢平采薇而食,其味冲澹,了无茹退,血气优柔,不思嗜欲。谢平住了一段时间,开始想念亲人,于是采薇装了一包回家给母亲吃。当时他母亲快病死了,吃了之后不久病就好了。谢平在家住了三个月又回到仙人所居之处,人们从此再也没有见过他。等等。

    五台山现在仍存留着一些与道教传说有关的遗迹,这些遗迹让古往今来的游客们留下了不少感怀诗文。如大白塔南1公里处,有座高约百余米的梵仙山,山顶上坐落着一座现主要供奉胡仙的大仙庙。梵仙山上青松成林,鲜花烂漫,据《清凉山志》载,昔有五百仙人,在此饵菊成道。觉玄有诗怀之曰:“山头紫气日长浮,上有仙人汗漫游。饵菊换教风骨异,白云影里去悠悠。”[45]五台中的南台,亦名仙花山,唐代禅师普明曾于南台之北凿龛修行,著有诗《南台歌》曰:“南台之麓,仙人之居。春云霭霭,暮雨霏霏。卧于石罅,而坐神龟,杳然飞去,仙花披靡。”[46]镇澄诗曰:“西望龙泉锦绣开,紫云郁郁锁仙台。就中一片清凉地,劫火曾经几度来。”[47]觉玄咏北台仙人庵诗曰:“何年仙子此修行,服日餐霞道气清。袖拂天风骑鹤去,至今传说有庵名。”[48]等等。

    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五台山中多姿多彩的道教文化现象,为这四座以佛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佛教名山增添了许多古雅的文化气息,也为宗教学、方志学、文学、史学等多方面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对促进佛教四大名山旅游事业的发展也有很多的好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