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印度古城毁灭之谜
  • 千年古城现埃及海底
  • 从天而降的玛雅文化
  • 埃及发现法老城市群
  • 通古斯大*真相渐露--发现地外物质
  • 羊驼木乃伊--印加最后的秘密?
  • 魔海龙三角!
  • 穿越物体不留痕迹
  • 人能控制梦的内容吗?
  • 令人向往的地下世界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宇宙探索,你我的梦想<%=id%>

    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先进手段和良好条件。广袤深邃的宇宙空间,奥秘无穷,20世纪中叶问世的空间探测器,不断揭示出它过去在地面难以窥测到真实面貌。 

        空间探测器克服地球引力的束缚,越过地球大气层的屏障,在距地面的高远位置对浩瀚的太空进行观测,可谓一览无余,尽收眼底,使宇宙奥秘之门逐渐开启。 

        人类探索宇宙,首先是向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进军。前苏联于1959年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一共发射了24个月球号探测器。其中月球2号成为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月球3号第一次拍回月球背面的照片,发现它被陨石撞击得满目疮痍。月球9号首次在月球上软着陆成功,从月球上传回一批月球全景照片。月球19号和21号还把月球车送上月面漫步考察。这些月球探测器使人类对这颗地球的唯一一颗卫星第一次有更真切的认识,为载人登月打下了基础。90年代世界掀起重返月球的热潮。1998年美国发射的月球勘探者进行了环月飞行,除了证实月球上存在丰富的矿藏和氦-3核原料以外,还探测到月球两极存在总储量达100亿吨的冰冻水源,这无疑给人类开发月球带来福音。人类之所以钟情于月球探索,是因为将来可以利用月球上的资源和条件,建立起人类新的生活基地,为造福人类服务。 

        空间探测器作为探索宇宙的得力工具,随后除冥王星外,几乎遍访了太阳系的其他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和行星际环境,获得许多从来未有过的新发现和新成果。 

        前苏联的金星探测器,掀开了金星面纱的一角,透过它的浓厚云层探测到这颗星球的温度、压力、大气成分等数据。美国1989年发射的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通过合成孔径雷达扫描,绘制出了第一张金星表面全景照片。 

        美国于70年代发射的先驱者号和旅行者号探测器,首次探测了木星的情况,向人们提供了第一批木星近景图象。1989年发射的伽利略号探测器,不仅新发现了几颗新卫星,而且还发现木卫二的冰层下存在一个暗海洋。 

        80年代初,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飞掠土星,对土星及其光环的探测备受注目。它们不仅发现美丽的光环从5条增至7条,细看是成千上万的光环群,而且发现13颗新卫星,使土星的卫星增至23颗,成为一个土卫家族。特别使对很有可能象木卫二一样存在简单生命的土卫六做了观测考察。1997年发射的卡西尼号探测器,将在7年后到达土星,去揭示土星光环结构和土卫六生命之谜。 

        最引人注目的是对火星的探测。20世纪70年代以来,前苏联和美国都对火星进行过较长时间的探测,美国的两个海盗号探测器在火星上着陆考察,结果是火星“运河”之说被否定,更没有发现“火星人”的痕迹。但人类对火星的向往并未泯灭,而是一直想从这个与地球特征极多相似的星球上发现奇迹。1996年美国发射火星探路者,把“索杰纳”火星车送上火星漫游考察,最大成果是发现火星上曾多次发生过特大洪水,但仍未寻觅到生命的踪迹。 

        1986年人类还专门对哈雷彗星回归和太阳进行过探测。前苏联的韦加号、欧空局的乔托号和日本的先驱号探测器,第一次在穿过哈雷彗发贴近彗核探测,发现了哈雷彗星上有简单的有机分子。1990年美国发射的尤利西斯号太阳探测器,破天荒地探测了太阳南北极的太阳风形成等情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把哈勃空间望远镜、康普顿r射线望远镜、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送入太空轨道,观测宇宙中遥远天体和星系,揭示宇宙的形成和发展。哈勃空间望远镜升空10年来,已经观测到黑洞、超新星爆发等宇宙自然现象。 

        在宇宙探索中,人类把寻觅地球之音,探测地外文明作为一个不懈努力的目标。美国的先驱者10号和11号、旅行者1号和2号两对探测器,在周游了太阳系之后,携带着一张“人类名片”和一张“地球之声”唱片,正在飞出太阳系,到茫茫宇宙去探寻“宇宙人”的踪迹。 

        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宇宙探索之路尽管还很漫长,但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宇宙奥秘将会一一被解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