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钛金属项圈能抗疲劳?
  • 手机辐射到底是否致脑瘤?
  • 韩开发成功纳米导电墨水
  • 隐身衣有可能在近期问世
  • 黄河淤沙有望变为绿色水泥
  • 应用广泛的工程塑料
  • 防漏合金防水卷材投产
  • 韩开发成功纳米导电墨水
  • 物理学中一个存在数十年的悖论被解决
  • 强磁超导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世界第一块能记忆的玻璃<%=id%>

      将印有文字和图像的纸片盖在一块透明的玻璃上,然后用短波紫外线、X射线、γ射线进行高能电磁辐射,玻璃就能自动“默记”这些文字、图像。当受到日光等长波光源照射后,在暗背景中保存的这种玻璃,仍能把文字、图像再现出来。这种神奇的玻璃是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苏锵院士和李成宇博士为首的科研小组研制成功的。它是由一种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在玻璃上经特殊工艺处理做成的,并且,科研小组还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它的存储记忆功能。

      所谓长余辉发光,是指白天在太阳光、日光灯或其他高能电磁辐照下将能量储存,晚上再把所储能量释放出来从而发光。为人们所熟知的“夜光粉”即是长余辉材料的一种,但它只能发出黄绿色一种光,发光时间一般仅为一、两个小时,且亮度低。以往,为维持其发光强度,都采取加入放射性元素的办法,但这会对人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如何找到一种更科学的长余辉发光材料,一直受到人们关注。

      1996年,苏锵的科研小组开始了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制出能发出绿光、蓝光、紫光、红光的长余辉材料,发光时间也更长,发光亮度和耐光性更强,黑暗中肉眼可见达数十小时以上;他们还制成了玻璃、陶瓷等不同发光体模块。在苏锵的实验室暗房中,记者看到了由这些长余辉发光材料制成的粉状、椎状、块状等多种形体的玻璃陶瓷发光体模块,发出各种夺目的光彩。其中的长余辉红色玻璃更是具有透明、发红光,晶化后可由红色变成不透明的绿色或*,余辉时间长,可将文字、图像写入、存储、读出等神奇特点。

      另据苏锵介绍,这些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主要原料提取自稀土,我国稀土储量占世界80%,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发不仅可以带动稀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同时,由于不用电就能发光,使得长余辉发光材料在工业、民用领域的用途十分广泛。待“储光”技术进一步成熟后,这种玻璃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前景不可限量,一套大百科全书的内容都可能“写”在一块拇指大小的玻璃晶片上,而动态的三维立体影像也可以完整无损地长时间保存下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