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科学家用计算机模型纳米管破裂机制
  • 制服闪电侠的化学家
  • G法尔胜:3元3G 航天新材突破爆发在即
  • 精确实验证实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
  • 牛顿X射线观测到有史以来最大的火球
  • 爱因斯坦的冰箱
  • 呼唤科学的能源观
  • 全球气候变暖将可能导致地震频发
  • 手机报纸:储存未来影响力
  • 千年前的计算机沉于海底被发现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划时代的材料--有机高分子<%=id%>

    hspace=0

        乍一听“高分子”一词,许多人一定会感到陌生、遥远。其实,高分子就在我们 每一个人的身边。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高分子,甚至人们自身的肌体也是由大量 的高分子组成的。

        也许,你不太相信。那么,请看你穿的衣服,不外是棉麻、丝毛、尼龙、的确良 等纤维构成;吃的食物,如米、面、豆、肉、蛋中都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建房子 用的木料,屋内摆设的木质家具是植物纤维构成;而有些灯具等是塑料制品;交通工

    具使用的轮胎、穿的球鞋、雨衣是橡胶制品……,而所有这些都是高分子物质。足可 见高分子物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虽然高分子物质的应用如此广泛,但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还是20世纪的事。 历史表明,新型材料的每一次出现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巨大飞跃。如从石器时代到青 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都是以新型材料的出现和使用为标志的。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的当代,人工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塑料等种种新型材料的问世,对人们的社会生产 和日常生活产生了更加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什么是高分子

        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对物质的本性探求不止。把水分一半仍是水,把木棍切一 半仍是木棍,那么,如果这样分割下去,有无止境呢?把水分割无论多少次得到的还 会是水吗?

        古希腊博学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给出了否定的结论。他认为,物质是由大量的不 可再分割的微小粒子聚集而成的。这些微小粒子就是原子。原子一词在希腊文里就是 不可再分的意思。原子是实心的球体,但原子和原子之间有相当大的空隙。这种学说 被称为原子论。现代科技告诉我们,原子不是不可再分的。但是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 性质的最小微粒。同种或不同种的原子组成的分子则是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即颜色、 形状、气味等性质的最小微粒。人们现在发现的原子数目只有百余种,但组成的分子 化合物却是五彩缤纷、难以计数的。

         每个原子有固定的原子量。分子的分子量是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的原子量总和。 那么什么是高分子化合物呢?高分子化合物就是那些分子量特别大的物质。常见的化 合物一般由几个或几十个原子组成,分子量也在几十到几百之间。如水分子的分子量 为18、二氧化硫的分子量是44。高分子则不同,它的分子量至少要大于 1万。高分子 化合物的分子一般由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个原子组成,它的分子量也就是几万、几 十万、甚至以亿来计算。高分子的“高”就是指它的分子量高。

    hspace=5     这么多的原子是怎样聚合在一起的呢?高分子物质有个共同的结构特性,即都是 由简单的结构单元以重复的方式连接而成的。这种结构单元被称为链节。一个高分子 中链节的数目被称为聚合度。链节间连接的方式不同,所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也不同, 其性质会有很大差别。如线型高分子是由许多链节组成的长链,其连接方式就像许多 铁圈一个接一个地套起来形成一条长形链一样。在这种结构中,不仅有分子中的化学 键力的作用,还由于长链很长,分子间接触点很多。因此,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也起明 显的作用。这正是高分子化合物有其特殊性能的原因。一般的小分子化合物,如我们 吃的食盐、庶糖等,几乎没有强度。但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相当大的机械强度,有些甚 至超过钢铁的强度。生活中常常会见到这样的事情:一根很细的尼龙鱼线能吊起几斤 重的大鱼,而手指般粗细的尼龙绳可以吊起满载货物的大卡车。

        此外,还有支链型高分子和网形高分子。线型高分子的分子链上长出了许多枝杈 就形成支链型高分子。塑料就是这种类型的高分

    [1] [2] [3] [4] 下一页

    子。其特点是在受热时能变软,没有 确定的熔点,易于塑造成各种形状,冷却后又可变为固定形状,再加热还能熔化。这 种性质叫热塑性。

        在线型高分子链上,有些能起反应的基因跟别的单体或物质起化学反应后,分子 链间的化学链会把他们联接起来,形成的结构像渔网,被称为网状高分子;又因其结 构不只是一张网,网与网之间又相互交联,形成立体结构,所以又叫立体型高分子。 这种高分子性质奇特,它不溶于溶剂,而且一经热加工或成型后,再受热不能再熔化。 硫化橡胶就属于这一类高分子。

        高分子化合物都具有很好的电绝缘性。这是因为其化学键为共价键,不能发生电 离,没有传递电子的能力。而且,热和声也不易引起高分子的振动。因此,可用作隔 热保温或隔音材料。宇宙飞船的外层就涂有一层高分子物质。飞船在回到大气层时, 虽然其表面温度可达 5千多度,这远远超过了任何物质的熔点,但由于高分子传热性 极差,这也只能使外层高分子物质燃烧脱落。飞船本体没有受到高温的威胁,因而能 安全返回地面。

        高分子的独特而优良的性能,决定了它在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下 面将具体讨论几种类型的高分子化合物,说明其结构特性和应用价值。

        人造橡胶

        哥伦布在发现新大陆的航行中发现,南美洲土著人玩的一种球是用硬化了的植物 汁液做成的。哥伦布和后来的探险家们无不对这种有弹性的球惊讶不已。一些样品被 视为珍品带回欧洲。后来人们发现这种弹性球能够擦掉铅笔的痕迹,因此给它起了一 个普通的名字“擦子”。这仍是现在这种物质的英文名字。这种物质就是橡胶。

        1823年,一个叫麦金托什的苏格兰人在两层布之间夹上一层橡胶,做成长袍以供 雨天使用。他还为此申请了专利。现在仍然有人以他的名字称呼雨衣。

        但这种雨衣毛病太多。天热的时候它变得像胶一样粘;天冷的时候它又像皮革一 样硬。因此,如何处理天然橡胶,使它去掉上述缺点,就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对化学 几乎一无所知的美国人古德伊尔,全身心地投入到此项研究中。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使他泄气。终于在1839年的某一天,在实验中,有些橡胶和硫磺的混合物无意中撒落 在火热的炉子上。他赶忙将这种混合物从炉子上刮下来。结果惊奇地发现,这种混合 物虽然仍很热,却很干燥。他又将混合物再加热和冷却,发现它既不因加热而变粘, 也不会遇冷而变硬,倒是始终柔软而富有弹性。魔术般的实验使他发明了硫化橡胶。 那么,为什么橡胶会有弹性呢?让我们分析一下橡胶的分子结构。天然橡胶分子 的链节单体为异戊二烯。我们知道高分子中链与链之间的分子间力决定了其物理性质。 在橡胶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弱,这是因为链节异戊二烯不易于再与其他链节相互作 用。好比两个朋友想握手,但每个人手上都拿着很多东西,因此握手就很困难了。橡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状况决定了橡胶的柔软性。橡胶的分子比较易于转动,也拥有充 裕的运动空间,分子的排列呈现出一种不规则的随意的自然状态。在受到弯曲、拉长 等外界影响时,分子被迫显出一定的规则性。当外界强制作用消除时,橡胶分子就又 回原来的不规则状态了。这就是橡胶有弹性的原因。

        由于分子间作用力弱,分子可以自由转动,分子链间缺乏足够的联结力,因此, 分子之间会发生相互滑动,弹性也就表现不出来了。这种滑动会因分子间相互缠绕而 减弱。可是,分子间的缠绕是不稳定的,随着温度的升高或时间的推移缠绕会逐渐松 开,因此有必要使分子链间建立较强固的联接。这就是古德伊尔发明的硫化方法。硫 化过程一般在摄氏140——150度的温度下进行。当时古德伊尔的小火炉正好起了加热 的作用。硫化的主要作用,简单地说,就是在分子链与分子链之间形成交联,从而使 分子链间作用力量增强。

        橡胶用作车轮的历史不过一百余年,但人类对于橡胶的需要却日益增长。1845年 汤姆森发明了充气橡胶管套在车子上,并以此获得了专利。以前的车子都是木轮的, 或在外部加金属轮箍,但人们发现柔软的橡胶比木头和金属更加耐磨,而且减震性好, 使人们乘坐车时感到很舒适。1890年轮胎用于自行车,1895年汽车也装上了轮胎。如 此广泛的应用使天然橡胶供不应求,整个军需品生产受到很大威胁。

        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对橡胶生产的严峻形势,各国竞相研制合成橡胶。德国首先从异戊二烯中合成 了橡胶。当时的德皇威廉二世还用该橡胶制成了轮胎装在皇家汽车上,以此炫耀德国 在科技上的成就。这种合成方法有明显缺点:一是由于异戊二烯本身需从天然橡胶中 提取,自身很难合成。二是由于聚合时没有规律,制成的橡胶用不了多久就会变粘。 看来它也只能用于国事活动的皇家汽车了。只要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如稀土元素,就可 以制成甚至比天然橡胶还好的“稀土异戊橡胶”。

        一战时期的德国,在天然橡胶供应被切断后,曾制成一种叫甲基橡胶的合成橡胶, 但质量低劣,战后便被淘汰了。二战后,各种合成橡胶应运而生。如合成了用钠作催 化剂聚合丁二烯制得的丁钠橡胶、用丁二烯和苯乙烯聚合制得的丁苯橡胶、用氯丁二 烯聚合制得的氯丁橡胶等等。

        二次大战中,日本攻占了橡胶产量最大的马来西亚(虽然马来半岛并非橡胶的原 产地,但从巴西运来的种子在马来生长茂盛,而在它的原产地产量却逐年下降),对 美国的橡胶工业构成严重威胁。可是美国早有准备,在战后大力研究合成橡胶。1955 年利用齐格勒在聚合乙烯时使用的催化剂(也称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聚合异戊二烯。 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构与天然橡胶基本一样的合成天然橡胶。不久用乙烯、丙烯 这两种最简单的单体制造的乙丙橡胶也获成功。此外还出现了各种具有特殊性能的橡 胶。至此,合成橡胶的舞台上已经变得丰富多彩了。

        合成橡胶的关键是聚合反应。如何将一个个单体聚合成像胶分子呢?其中的奥秘 是游离基。什么是游离基呢?例如:乙烷分子(C2H6)是稳定的。但在某些条件下,如 受热、光或某些化学剂作用时,乙烷分子一分为二:生成的两个甲基( CH3)都带有一 个不成对的电子(也称孤电子)。带有孤电子的原子团就称为游离基,常用 R表示。游 离基性质十分活泼,极易跟别的游离基或者另外的化合物起反应。只要有一个游离基 出现,便会跟周围物质立刻发生聚合反应。通过加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如过氧化氢(H2O2)、过硫酸钾等可以获得游离基。聚合反应一般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链引发。先 由过氧化物产生游离基R,然后R使被合成单体的共价键打开,形成活性单体。第二步 是链增长。活性单体通过反复地、迅速地与原单体加合,使游离基的碳链迅速增长。 第三步是链终止,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碳链聚合到一定程度时,游离基的孤电子变 为成对电子。这时游离基特性消失,链就不能再增长了。

        注意,上述过程虽有 3个步骤,但除了引发游离基较慢之外,后两步都是在一瞬 间完成的。可以说游离基一旦形成,成百成千成万个单位的双键立刻打开,相继连接 成很多个大分子。因此这也称为连锁反应。

        人工合成的橡胶在许多地方优于天然橡胶,人工仿照自然,从自然中发现规律, 最后超越自然,这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纤维素和合成纤维

    hspace=5    淀粉是人们熟悉的东西。你知道它的分子式吗?它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 和淀粉的分子式是一样的,性质可就大不相同了。植物的枝干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的, 它们只能用来烧火,人是吃不下去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知道,淀粉和纤维素的 分子都是由许多萄葡糖单位联接而成的,但联接方式都不同。葡萄糖分子可以正着看 (以u表示),也可以倒着看(以n表示),淀粉分子可以由葡萄糖分子按“……uuuuuu… ”的图式缩合而成,而纤维分子则按“…ununun…”的方式缩合而成。这种结构上的 差异决定了两者性质上的巨大差异。人类的消化液中含有能使淀粉的“uu”键分解的 消化酶,因此能够从淀粉中获得葡萄糖;但同样的酶对纤维素的“un”键却无能为力。 实际上没有一种高等生物能够消化纤维素,倒是有些微生物,如寄生在反刍动物和白 蚁肠道中的微生物却能做到这一点。也多亏了这些不起眼的助手,使让我们受益非浅 的牛能吃草而生存,使让我们狼狈不堪的白蚁能靠啃木头而活命。纤维素虽不能吃, 用途却很大。棉麻纤维素可以用来织布做衣。但它的光泽没有蚕丝织品好。这是因为 蚕丝是蛋白质,棉麻是纤维素。影响色泽的主要因素还在其结构形状。蚕丝的形状是 圆筒状的,而绵纤维则呈扁平卷曲状。因此用一定的工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方法处理棉纱,就可使它有 了丝的光泽。这种方法一般称为丝光处理。经丝光处理过后的棉纱就称为丝光棉。但 是这种布料下水洗上几次就变了,光泽也就失去了。

        人们在偶然之中发现纤维素也可以做炸药。1839年,德国出生的瑞士化学家舍恩 拜因在他家的厨房里做实验(他夫人严禁如此,一定是他趁其不在而偷偷地进行的), 洒了一瓶硫酸和硝酸的混合物。他立刻抓起夫人的棉布围裙去擦,然后把围裙放在火 炉上方烘烤。结果,“轰”地一声,围裙着了起来,片刻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舍恩 拜因意识到发明了一种新的炸药。他给这种炸药取名为“火药棉”。由于火药棉威力 巨大,而且*时没有烟,这比以前的有烟火药好得多。于是舍恩拜因开始在各国游 说他的火药棉*,而战火连绵的欧洲对此也十分感兴趣。结果一批批的工厂建起来, 但不久,这些工厂就全被炸光了。火药棉太容易*了,稍微受热或碰撞都能引起灾 难性的后果。直到1889年,杜瓦和阿贝尔把火药棉和硝酸甘油混合,再掺入凡士林并 压成线绳状,才是无烟火药的真正问世。在火药棉中,将一个硝酸根与葡萄糖中的一 个氢氧根(羟根)连接,这是改造纤维素的一种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所有可被取代的 羟基全被硝化了。如果只将其部分羟基硝化会如何呢?是不是就不太容易*了呢?试 验结果表明它根本就不会*,却很容易燃烧。这种物质被称为焦木素。焦木素溶于 乙醇和*的混合物,蒸发后得到一种坚韧的透明薄膜,称为胶棉。胶棉也很容易燃 烧,但无*性。

        在焦木素溶于乙醇和*的混合物中,帕克斯加入一种樟脑一类的物质,然后蒸 发,得到坚硬固状物。其加热后会变得柔软而富有韧性,可以模塑成各种需要的形状, 冷却和变硬之后仍保持这种形状,乒乓球和画图用的三角板等都是这样制得的。

    original link
    http://www.52hx.net/article/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11

    上一页  [1] [2] [3] [4]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