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我国居民营养严重失衡 仅及美、日二十分之一
  • 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引来质疑
  • 一位母亲的饮食习惯至少可影响两代人的某种基因
  • 27岁女孩续写《红楼梦》毁誉参半 作品06年内出版
  • 基因*离普及有多远
  • 人大研究生观点 偏偏喜欢走穴教授
  • 胖子越来越多 专家称他们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
  • 专家警告驾乘车穿太厚会导致安全带失灵
  • 历数十大学术不端行为
  • 科普生活: 刷牙时间不是越长越好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中国的科幻大片在哪里<%=id%>

    hspace=0

                            图为好莱坞科幻《超人》系列大片《超人归来》海报。

      中国的科幻大片在哪里。文代会、作代会上,文艺家、作家对中国科幻电影不景气“耿耿于怀”

      尽管18年前凭借处女作科幻片《大气层消失》登上中国电影金鸡奖领奖台,并不断成功创作且执导了《*》、《紫日》等影片,但著名导演、编剧冯小宁这些年“一直耿耿于怀”。

      “如果有条件,我一定会创作出耳目一新的中国科幻大片来。”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冯小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个条件,就是有人投资”。不幸的是,他的电影创作从《大气层消失》开始,科幻电影的创作却在《大气层消失》后止步。

      在他“止步”的这些年里,国内也有为数不多的人在努力创作着科幻电影。“但至今拍出来的大概有20部,只有不到10部能被观众叫上名来。真正优秀的科幻电影,在中国还是个空白”,冯小宁说。

      是中国观众不喜欢科幻电影吗?《星球大战》等好莱坞科幻大片在中国的风靡似乎证明这是个伪命题。在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科普作家吴岩看来,“现在整个科幻创作就不景气,有钱的没有好本子,有好本子的没地方投稿,想搞科幻片的导演时常既找不到本子也找不到钱”。

      而像冯小宁这样自己可以写本子的导演,是苦于找不到钱。“中国电影市场长期被一种理论误导,以为电影就是娱乐大片,票房就是衡量其成败的唯一标准。这是当下中国电影的一个死结。”冯小宁说,“这就决定了很少有人投资他们认为不太容易赚钱的科幻电影。”

      而对中国科幻电影来说,缺乏像卢卡斯、斯皮尔伯格这样痴迷科学幻想的天才导演,也是其不景气的很重要的原因。“我当初拍《大气层消失》完全是出于年轻人的好奇,一种儿童心态。没有任何动机,就是单纯的喜欢。”而现在的电影市场,似乎不可能再让他这样悠闲地玩儿了。“甚至很多年轻的导演、编剧们把出名、挣大钱看成奋斗的方向。”

      张之路是跨越影视和文学两界,并且都做出较高成就的科普作家。他创作的儿童科幻小说《霹雳贝贝》、《魔表》、《非法智慧》、《疯狂的兔子》都被改编成科幻电影。然而,“如果不是我在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当文学编辑,就是这仅有的几部科幻电影都出不来。当时决定拍《霹雳贝贝》的时候,很多人反对,说谁会花两毛五分钱看你这玩意儿?我一直坚持,厂长后来才拍板。”张之路说。

      “这种功利的心态,导致了中国影视界对非现实题材影视作品一直很不感兴趣,冷漠,甚至是排斥,尤其是科幻电影。”张之路说,“一方面,他们认为科幻影片是非主流的,在国际上得奖的可能性太小;另一方面,很多导演对科学幻想的东西不感兴趣,对科学本身缺乏了解,视其为畏途;还有一点,他们认为科幻是外国人玩剩下的,不愿意玩了。”

      而对于制作技术的要求,在冯小宁等人看来其实是影响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次要因素。“很多特技利用传统的手法是可以实现的。卓别林时代的技术和今天无法相比,但是他的无声电影在今天看来依然是不朽之作。”冯小宁说,“高新的技术可以更加丰富地表达我们的想象,但不可能代替人类的想象。”

      “这些问题应该引起业内外足够重视,因为毕竟科幻电影比科幻小说和一般的科普电影更容易为观众接受,它的兴盛能够激发民众对科学探索的热爱。”科普作家星河说,作为艺术,我们必须宣扬正面的文化,引导人们崇尚科学,而不是追求现实的甚至是低俗的东西。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