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2007年春节只比历史最晚春节早两天
  • 笔记本电脑* 学生身绑床单逃下楼脱险
  • 上海百岁老人比去年增加三分之一 有望达标
  • 怎样坐飞机更安全
  • 能用正规途径卸载的就不算流氓软件
  • 大脑之门让瘫痪者实现生活自理
  • 纳米科技融入百姓生活 降低成本让人期待
  • 网上出现真人试衣网站
  • 600个鸡蛋做试验 研制出不用水的完美煮蛋器
  • 白鲸 高频声波治疗自闭症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揭密南京私人博物馆:国宝画一天升值1000万(图)<%=id%>

           hspace=10

            近两年,南京私人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如今已经有6家私人博物馆。与公办博物馆相比,它们还显得相当神秘,不为外人所知。昨天,记者来到目前南京最大的私人博物馆———长风堂博物馆一探究竟。

         无奈取消免费开放

      在长风堂,你可以看到康熙的“清和”两个大字、蒲松龄秀气的真迹,还可以欣赏到国宝级的画……这还不算,负责人介绍,还有一部分属于地面文物,例如,已经是市级文保单位的傅抱石故居就属于这个私人博物馆。

      博物馆负责人顾颖告诉记者,博物馆原来是免费开放的,但有些参观者抽烟、吃东西,甚至还有人把水泼到地板上,结果“免费开放”只执行了2个多月,就变成了必须买门票才能参观。“我们设门票也是无奈之举,博物馆面积比较小,一旦超过200人,就显得相当拥挤,而且名贵字画不仅要求恒温恒湿,还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来欣赏。”

      “国宝”一天就升值了

      在博物馆的尽头,一个展厅内足足挂了50幅画,这就是2004年长风堂博物馆以6930万天价收购的、打破中国书画作品全球拍卖纪录的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全卷共100开,它以杜甫诗为基础,全凭诗的意境而作。该册耗费了陆俨少30多年的心血,见证了画家从中年到晚年时期,画风的转变。

      顾颖说:“展厅有限,不能一下子同时把百幅画都展出来,只能按日期,有的时候展出双号,有的时候展出单号”,至于这件宝贝,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为了拍得这幅字画,他们“举得手都酸”了。拍卖会结束第二天,就有人愿意出8000万的价格买走,这更加证明这画册的升值潜力;时至今日,这《百开册》价值已是水涨船高,达到了1.2亿,更成了长风堂的镇馆之宝。一些眼光颇高、对字画曾不屑一顾的画家,来到博物馆看到画册后,“显得相当安静,都心里暗暗佩服”。

      在这里,“随便一把扇子就可以值一辆车,我们打开扇子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只能拿扇轴,不能沾到扇面,以免手上的汗把扇子弄坏了。”顾颖告诉记者,私人博物馆是国家博物馆的重要补充,长风堂里的文物市值就有14亿~15亿,其中有4000多名人书札,有1000多可以补充历史。

      每年1亿买民间文物

      “今天会有个客人过来,说他手里有宝贝”,顾颖笑着说,现在博物馆每年都会拿出一个亿左右的资金收集民间珍宝。前不久,就有一个南京市民拿了黄胄的一幅画前来询问,这幅画最特别的地方就是画还没有画完,剩余部分竟然是用铅笔勾勒的,看来别有一番意思。

      与公办博物馆相比,私人博物馆的藏品来源,主要是靠拍卖和民间收购“两条腿”走路,而征集文物的资金,“单靠门票收入还养不活办公人员,只能靠老总自己的资金注入,以及画廊的收入来补充。”

      私人博物馆也得专业

      不要以为私人博物馆不专业,这里的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手里拿的是一件不可再生的宝贝,这里的每个“细节”都体现了专业。

      记者了解到,每年,这里都会挂出一些珍藏的字画,因为字画跟人一样,也需要“呼吸”,这样才能延长字画的寿命。而工作人员是绝对不允许触碰扇纸的;卷画则必须有一定的技巧,不然卷紧了,画容易开裂。

      【馆主背景】

      董事局主席收藏成痴

      长风堂的主人是天地集团董事局主席杨休。也许是因为学历史出身,杨休对收藏情有独钟。

      在和平大厦长风堂博物馆的墙上,有一个杨休亲笔写的“开馆记事”,字迹清秀、飘逸,上面写着博物馆开馆于2004年7月底,开馆的目的是为了“光大传统,促成教化”。有意思的是,博物馆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墙上的字是杨休从林散之等大家的字帖中一个一个地查找出来的。

      博物馆的藏品共有6000多件,分名人故居、古代中国书画、近现代中国书画、西洋画、名人信札、成扇、古籍善本、瓷杂玉器等八大类,每一件文物几乎都凝聚了杨休的心血。

      10多年前,南京就出现了两家私人博物馆———王伯沆周法高纪念馆和龟鳖自然博物馆。

    [1] [2] 下一页

    伴随着民间收藏家的大批涌现,直到现在,南京已有了6家私人博物馆。不过,相比公办博物馆,这些由私人投资兴办的博物馆大多门庭冷落,藏品得不到及时更换,生存面临危机。

      【现状】

      王伯沆周法高纪念馆不能正常运转

      王伯沆周法高纪念馆是江苏省第一家自费开办的文化名人纪念馆,坐落在中华门东侧边营98号。据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王兴平介绍,这座私人博物馆其实是王伯沆的故居。1994年,南京有关方面险些拆了这座已有上百年历史的清代建筑,当时王伯沆之女、周法高之妻王绵申请保留故居。1998年,王伯沆故居摇身变成了展示王伯沆、周法高两人生前收藏物的私人博物馆。

      8年过后,这家私人博物馆怎么样了?昨天上午,记者一路寻找,在中华门外四处打听,遗憾的是,几乎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座博物馆。记者只好凭借感觉来寻找,好不容易,在一个狭窄的巷子里找到了它,但博物馆大门紧闭。由于纪念馆的主人常年不在南京,纪念馆已经显得老旧了。王兴平告诉记者,王伯沆、周法高纪念馆已经不能正常运转,至于王绵女士,更是很难才能联系上一回。目前,该馆虽然是免费开放,但已经无人问津了。

      全国首家龟鳖馆面临改造

      “南京还有哪些私人博物馆?”王兴平想了好久,才想起了龟鳖自然博物馆。但紧接着他叹了一口气:“这家博物馆已经快关门了吧?几乎没什么人关注它。”随后,记者联系上了该馆的张馆长,他表示:博物馆正在改造中。

      南京龟鳖自然博物馆是全国首家龟鳖博物馆,在这里可以看到100多斤重的马来西亚巨龟,罕见的蛇龟、玉鳖、金鳖,距今已有6.5万年的陆角化石,以及“周氏闭壳龟”……据了解,1989年,时任乌龙潭公园管理处主任的周久发把龟鳖自然博物馆作为研究爬行及两栖动物的基地,轰动全国。但如今,当年的繁荣景象已一去不复返,门口的石雕大龟孤独地“守”在馆外,乌龙潭公园里稀疏的人群过而不入,似乎也并未在意它的存在。

      据了解,自从周久发退休后,馆里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引进新的活龟鳖和相关展品了。从2001年前后开始,龟鳖馆因布局采光不好、陈列场地不够,同时又有不少龟鳖因水土不服而染病死亡后,展品逐年减少。

      【问题】

      场馆、资金难住私人博物馆

      “其实南京的私人博物馆大有发展空间。今年实施《博物馆管理办法》后,我们以为会有10多家私人博物馆出现呢。”但让王兴平意外的是,南京目前仅有6家私人博物馆,其中长风堂博物馆、南京金陵文化博物馆是2年前才开的;而民间抗战史料馆、百家湖博物馆则是前不久才开张的。

      和公办的博物馆相比,私人博物馆的运营是个大问题。王兴平说,公办的博物馆几乎都靠国家拨钱,而私人博物馆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自己。很多私人博物馆都靠门票收入,但由于私人博物馆往往很少有人知道,门票收入可谓杯水车薪,用这部分钱来维持员工工资都不够;于是,一些私人博物馆就采用“以商养馆”的办法来维护。据了解,长风堂博物馆的投资者杨休,旗下不仅有私人博物馆,还有拍卖行和画廊。平时,就靠画廊和拍卖行的所得来维持长风堂博物馆的运转。而龟鳖馆也曾经尝试经营书画等来维持运转,但并不成功。

      另外,场馆也是一个问题。一些私人博物馆由于场馆有限,很多文物只能常年压箱底,根本没办法拿出来展示。南京比较大的一个私人博物馆,馆藏文物除了书画外,还有青铜器等,但由于场地有限,很多书画都没办法拿出来展示,而青铜器连库房都堆不下,只能在别处存放,更别说拿出来给市民看了。

      【政策】

      从税收上减轻私人博物馆压力

      王兴平透露,南京3年前就开始鼓励发展私人博物馆。“鼓励企事业单位办馆、私人办馆、合资办馆、集资办馆,大力兴建私人博物馆”,更是今年南京市文物局的工作目标。

      为了缓解私人博物馆的生存压力,让更多的大收藏家们把自己收藏的宝贝展示给市民看,目前,在税收上,私人博物馆的门票收入不征收任何费用,也就是说“只要物价部门认可的门票,私人博物馆可以百分之百拥有”;另外,为了鼓励民间资本注入海外回流文物,有关方面正在考虑,在私人博物馆征集文物时给予优惠,“比如,普通市民从海外收购文物,也许一年下来光税收就要上交上百万。实行优惠政策后,到了年底,上交的百万税收,政府将一次性还给私人博物馆。”

    上一页  [1]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