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芬兰推会说话的垃圾桶
  • 美国退休工程师研制变形金刚式水陆两用车
  • 俄罗斯有个闪电侠
  • 丝袜汽车大小可随意变
  • 变色围巾 可自动搭配外衣颜色
  • 双重密钥技术 信用卡更安全
  • 2020年可婚男性过剩2400万
  • 10年5个诺贝尔奖不是追求来的
  • 同时起跳以改变地球轨道
  • 软件帮忙找回失窃电脑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机器人世界是奴隶制回归<%=id%>

      越来越聪明的机器人在全球不断涌现。今后的问题是,由人类来掌控机器人,还是由它们来控制人类

      由机器人来控制世界不再是科幻小说里才有的。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时代的第一缕曙光已经清晰可见。

      现在,已经有超过150万台机器人真空吸尘器投入使用,机器人漫步者开拓火星表面,微软公司制造出了能看管小孩的机器人泰迪熊,该公司开发的另一种机器人SmartPhlow可以监控路况。中东地区目前甚至出现了机器人骆驼骑师。

      这些21世纪的机器奴隶能够完成对人类来说非常危险的工作,例如清理有毒废料。而另一些专门做得与人类相似的机器人可以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还有一些是使用了部分人类器官的怪物。逐渐发展下去,这些机器人将实现自我修复和自我再生。

      如果撇开“机器人”这个词,你会发现,对于这种机器最恰当的说法就是奴隶。

      机器人不是自由之身。目前它们无法享有自由人的权利。与此同时,我们的经济繁荣不仅依靠这些越来越智能的设备和系统的能力,也离不开它们的顺从性。

      日本领跑

      机器人发展的推动力大多来自日本,日本人口增长趋势和劳动力成本为机器人创造了一个越来越大的市场。日立公司的机器人EMIEW经过训练能够做许多工厂和办公室的工作。像机器恐龙Pleo这样的虚拟宠物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它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对人作出回应。日本科学家发明一种名为VisiON的足球机器人。他们称,这样的机器人组成的足球队可以在2050年时赢得世界杯。日本工程师正在设计出具有人类特点的机器人,用于照顾老人和孩子。能够监督和协助老人吃药并帮助引导盲人购物的机器人也在研制当中。

      美国军方也是机器人技术的主要支持者。五角大楼正在研制能在战场上进行手术的机器人,并计划投资1200多亿美元用于制造自动机器人士兵。

      随着这些机器具有更多人类的特点(在外貌、“个性”和“思想”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将怎样发展呢?机器人数量的增长肯定会引发许多争议,因为这个社会会思考这些机器人的法律权限是什么?能够想象,让机器人拥有与人类相同权利(如财产权、选举权或参加竞选)的想法会引发争议。

      “外包”对人类的工作

      随着分工的细化,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工作被外包给收入水平低于美国的国家。加特纳研究和顾问公司分析家尼尔·麦克唐纳说:“未来十年,自动化造成的信息产业就业机会的减少,将是外包所造成的就业机会减少的一倍。”

      据机器人工业协会说,2005年,适于在工厂工作的机器人销量增长了28%。有人估算,机器人制造业的市场已达到50亿美元。

      在创造性工作中,工人似乎仍会处于主导地位,但技术同样也会影响这些工作。许多公司经理并不会全部雇用人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而是会雇用头脑--这并不一定就是人。办公用品业巨头Staples公司举办了一次竞赛,从消费者那里收集了8300个新产品创意。宝马汽车公司让人们把他们的建议贴到公司的网站上,从而手机消费者的创意,来改进远程信息处理和车内在线服务。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人类的思考可能都是多余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洛桑理科学院和其他一些机构正在研制人脑的计算机模型--这是设计一台可以与人类一样“思考”的计算机的关键步骤。

      非人类奴隶的反抗

      文学作品、电影和电视节目已经在质疑人类和这种新奴隶之间的目前和今后的关系。最近几部电影《银翼杀手》、《我,机器人》和《终结者》都描写了类似的非人类奴隶的反抗。21世纪,一种新的努力经济正在形成,我们必须知道这种经济的后果。

      拥有奴隶会导致堕落,在某些方面还会剥夺一种经济和一个社会的活力。此外,机器也会受到侵蚀。据估计,全球至少有100万台计算机被感染,加入了“蠕虫病毒网络”,被远程控制和用于盗用身份,偷偷安装非法软件。技术进步似乎总会带来控制问题。例如,随着晶体管体积的变小,它们变得更不可靠和不可预测,机器人和其他含有晶体管的机器也是如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