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北京公交刷卡进入数字化的利弊
  •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五一黄金周全国天气
  • 青藏列车开通防缺氧有奇招
  • 铁路大提速第六轮 京沪10小时直达
  • 避孕药加进洗发水 头发黑亮涨的快?
  • 八成女性佩戴文胸的三大误区
  • 特价手机无人能买到,防忽悠大盘点
  • 美国年轻女性和经期说再见(图)
  • 科普生活:农民拍电影《我是警察》(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天气没有国界沙尘暴肆虐不能全怪中国<%=id%>

         2006年的沙尘暴来得很猛。受沙尘暴影响的范围很广,除蒙古、中国外,远至韩日。但蒙古的沙尘暴区人烟稀少,韩日感受到的只是沙尘暴的余威,只有中国,受袭击的很多是人口稠密的城市。对沙尘暴的关注来自全世界,尤其是韩日,其中还夹杂着一些风凉话。那么,沙尘暴是否在变得越来越严重呢,它在亚洲北部大范围的影响能怪中国吗?


        沙尘暴连日横扫多国

        06年沙尘暴给人的印象极深。4月6日至7日的特大暴风雪和沙尘暴造成蒙古国8人死亡、约3万头牲畜失踪,部分地区通信、电力中断。在中国,沙尘暴造成一些地区农作物受损、牧区牲畜丢失、房屋被毁。新疆有一人死亡,一些航班被迫取消,从乌鲁木齐开往北京的T70次列车向风方向的双层钢化玻璃窗几乎都被风沙击碎。内蒙古包头的电网线路在5个多小时内相继发生跳闸事故54次。北京等地刮起了五六级大风,空气质量下滑至最严重的五级重度污染。

        4月8日,韩国全境遭遇2002年以来最严重的沙尘暴袭击。据韩国气象部门的数据,当天韩国首都首尔空气中细微颗粒物是平时的20多倍,肉眼可视距离仅1公里,不到平时的1/5。落在朝鲜半岛的尘土达7万吨。韩国的道路交通和航空均受到影响,与精密机械相关的产业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人们外出都戴上了口罩。韩国媒体纷纷以“沙尘恐怖袭击”、“*恐怖”、“沙尘炸弹”等为标题进行突出报道,称沙尘暴的危险不亚于台风和地震。据称,沙尘暴给韩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一年累计可达1亿美元以上,间接损失20多亿美元。

        远离沙漠的日本也感受到了沙尘暴的余威。日本媒体称,据认为源于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国的沙尘漂洋过海,于4月8日抵达日本名古屋以西的西日本以及九州等广大地区,导致日本西部和西南部广大地区沙尘弥漫,到处灰蒙蒙,能见度很低,许多地方能见度不足两公里。九州地区的福冈机场因为能见度不足,许多航班因飞机不能按时降落而相继延误。如此大范围和严重的沙尘污染在日本十分罕见。

        据悉,沙尘造成的空气污染会导致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眼病患者增加,不过沙尘同时还包含很多碱性物质,能够中和酸性比,增加土壤的石灰成分,因此具有一定的中和酸性化土壤的正面效果。

        沙尘暴到底从哪里来?

        全球沙尘暴多发生于沙漠及邻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区,亚洲的西南亚地区、中国西北部地区、原苏联中亚地区,美国西南部地区,以及澳大利亚沙漠地区都是沙尘暴发生的区域。1934年,一场巨大的沙尘暴席卷了美国东部与加拿大,掠过美国2/3的国土,被称为“黑风暴”。

        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专家何勇介绍,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沙尘暴是亚洲沙尘暴,影响范围覆盖了蒙古、中国、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主要有3大源区,包括蒙古南部、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南部周边地区、内蒙西部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地区。由这些源区产生的沙尘暴占亚洲沙尘暴总量的70%,其中仅蒙古南部一处就占了40%。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0至2003年,中国境内共发生53次沙尘天气,其中有33次源于蒙古中南部戈壁地区,也就是说有六成来自境外。

        何勇说,沙尘暴的形成离不开风和沙两个因素。

     
         风主要是指大气环流,有季节性。由于影响中国的主要是西伯利亚冷空气,沙尘天气也随之集中在春天、深秋和冬季。沙主要来自沙漠周边地区,也包括城市建筑工地上的扬尘。当气温较高时,地面水分蒸发较快,地表干燥,沙尘就容易被风刮起,形成沙尘天气。


        据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主任张小曳介绍,沙尘暴扬起来后会不断上升。在靠近源区的地方,浓度最高的一层可升到1000米的高空,然后从中国华北地区到日本一路继续攀升,最高可达6000—7000米。由于沙尘暴具有这样的高度,除非在源区遇到高山阻挡,否

    [1] [2] [3] 下一页

    则不可能因高地和防护林带而减弱。

        蒙古媒体称,有资料显示,东北亚地区发生的沙尘暴50%源自于蒙古,蒙古戈壁沙漠地表下的粉状尘土在大风天气下就会发生沙尘暴。蒙古近几年多发沙尘暴天气,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和土地荒漠化加剧。近60年,蒙古平均气温升高了1.56摄氏度。到2003年底,在蒙古全国5000多条河水溪流、近1万个泉眼中,有370多条溪流、1000多个泉眼已经干涸,气温升高使得草原和森林的生长环境进一步恶化。上世纪90年代以来,牧民放养的牲畜数量激增,导致牧场载畜量过大,加速了草原的荒漠化,森林面积也不断减少。40余年来,蒙古国土面积的42.5%已不同程度荒漠化。

        发生沙尘暴能怪中国吗

        韩国的《朝鲜日报》10日提出,最近频繁出现沙尘暴的原因,是内蒙古等中国西北地区的沙漠化速度越来越快,还称中国每年有济州岛面积两倍以上的土地变成沙漠。日本的《西日本新闻》11日说,近年来日本观测到的沙尘日越来越多,日本全国100多个观测点观测到的沙尘日总天数已接近1200。

        许多学者认为蒙古国气象条件变化,以及中国为养活大量人口而对土地的开垦和山林的砍伐以及过度使用地下水、家畜的过度放牧是导致沙漠化的主要原因。

        韩日对沙尘暴的关注是可以理解的,但两国舆论中不时出现对中国的抱怨,则显得很不理智。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表示:“天气是没有国界的。对日韩产生影响的亚洲沙尘暴并不是中国造成的。首先,我们无法人为地消除作为沙尘暴源区的沙漠。其次,地球运动、大气环流等形成沙尘暴的原因都属于自然现象,也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他还补充说,中国近20年来非常重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七五”计划时就开始进行防沙、治沙的长远规划,因此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比,现在发生沙尘暴的频率下降了许多。从1968至2001年,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大约三五年一变,但总体来讲呈下降趋势。2001年,由于北方持续干旱,中国再次发生了较强的沙尘暴,随后又继续减弱,2005年共有9次沙尘天气,是有统计以来频率最低的一年。

        张小曳说,中国有167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和沙地,迄今已有100万年的历史。近20年来,部分沙地虽然因气候因素和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有所扩张,但扩张面积只占原来的6%-7%,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并不算严重。即便中国的沙漠和沙地没有任何扩张,也改变不了亚洲沙尘暴发生的步调和规律。“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亚洲国家抱怨沙尘暴从我国刮到他们国家,对他们的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显然是情绪化的”。

        张小曳还表示,蒙古大多数人口集中在首都乌兰巴托,南部大部分地区则人烟稀少。

        源于蒙古南部的亚洲沙尘暴即使发生频率较高、强度较大,只要所经过的地区无人居住,对该国及其人民生活也就几乎没什么影响。而我国在沙尘暴源区的下风方向则城市密集,像北京等地都聚集了大量人口,这样一旦遇到沙尘天气,就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从普通老百姓到政府对此都十分关注,媒体的ǖ酪脖冉隙唷?
        各国携手防治

        沙尘暴毕竟是一种自古就已存在的自然现象,但现代化的媒体强化了它带给人类的印象。对于人工治理沙尘暴,短短几十年显然不够。既然沙尘暴早已跨越国界,成为国际性的环境问题,有关国家就必须携起手来。

        这种合作近年来已经启动。2002年12月,中、日、韩、蒙四国与一些国际组织成立了联合治理沙尘暴的工作小组。2003年,中、日、韩、朝、蒙5国举行了沙尘暴高级会议。2004年,中韩日三国环境部长在日本举行会晤,商讨联合治理沙尘暴,研究沙尘暴的成因、确定沙尘暴的起源和去向以及沙尘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何预防等问题。会上蒙古加入了亚洲反沙尘暴网络。2005年起,蒙古政府开始了庞大的“国家绿墙计划”。2005年2月,日本设置沙尘暴对策有关省厅联络会议,集中收集国内外信息,各省厅协调实施对策。日本还设立了日中绿化交流基金,协助中国植树造林。韩国媒体称,韩中两国政府就监测防治沙尘暴等签署了多项协议,在沙尘暴和气象雷达、气象卫星资料共享等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韩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政府援助中国60万美元,在5个地方设立了沙尘暴联合监测站。很多日韩媒体以及有关的专家学者,对中国政府采取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及保护天然林等措施表示认可。

        由于自然和地理因素,人们很难从源头上彻底防治沙尘暴,因此把研究重点放在了预警上。在各国研究沙尘暴的机构中,中国气象局是唯一一家有亚洲沙尘暴实时预报系统的。由中国牵头的一项国际计划也在积极进行。各国在该计划下统一规划,提高自身对沙尘暴的预报和预警能力。

    上一页  [1] [2] [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