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暗藏三大玄机 500年前是一家不可信
前天,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研究的新“百家姓”新鲜出炉。记者采访了主持这项研究课题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他向记者介绍了中华姓氏的玄机。 玄机一 姓氏暗藏遗传密码
袁义达解释说,中国长期以来姓氏随男,而从遗传学角度来说,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体,因此,Y染色体就同姓氏一起遗传给男性后代,由此,具有同样姓氏的人群也就具有了同样类型的Y染色体以及它所携带的遗传基因。
“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遗传疾病只在同样姓氏的人群中传播,统计好姓名的数量和分布,对于研究人类遗传学就有了很大帮助。”袁义达告诉记者。
玄机二 同姓不一定同家
中国人见了面,总是要问姓名,如果发现跟自己是同一个姓就会倍感亲切,认为两人“五百年前是一家”,“实际上这并不可信,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一个大姓可能有上百个来源,比如说中国第一大姓‘李’,有些是来自‘嬴’姓,有些是来自‘赵’姓,唐朝时‘李’姓被李世民分赐给了开国元勋,甚至在后魏时期,鲜卑的复姓也有改成‘李’的。”
玄机三 中国姓氏最有内涵
袁义达说,实际上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姓氏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符号,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姓氏传承得像中国这样完整而且有内涵。
袁义达解释,比如,在日本明治维新前,只有少数的几个姓,明治天皇为了改革,要求全国人民都要有姓,于是短短几年时间里,出现了8万多个姓,而且没有源头及意义,多数是以位置名来代表,如松下、井上、田中,因此,日本学者很难把日本的姓氏与人类遗传联系起来。
最新发现 河南有个“难”姓村
在这次调查中,很多生僻的怪姓也被发现,这些姓氏从来没有被记载过,“过去看到时,还以为这些怪姓是因为笔误产生的,但经过我们这次调查后发现,这些怪姓有其深远的根源。”
袁义达给记者举例说,在河南,研究组发现四个姓“难”的小村,里面的男女老少全姓“难”,当时研究组曾认为这个姓是笔误造成,不具有统计意义,但韩国文化署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异常惊喜,马上组织了一个“寻根访问团”来到中国。 原来,“难”姓在韩国人看来,就是自己的根源,“他们告诉我,河南曾出土过一块南北朝时期的石碑,记载一个鲜卑族官员的事迹,他的名字就叫‘难楼’,‘难’姓随鲜卑北迁,松花江当时也改名成了‘难江’,随后,这些姓‘难’的鲜卑族才到了现在的朝鲜半岛。因此,河南这些姓‘难’的村民就被韩国人认为与自己有很大渊源。”
新百家姓有无科技含量起争议
主持完成这项调查的袁义达研究员说,与20年前的调查相比,这次调查的样本范围更大,涉及中国近40%的县,而且几乎都是使用汉字姓的地区。调查结果摆脱权贵的“优先权”,更接近中国人姓氏的分布现状。尤其是中国人前300个常见姓氏的数据和分布地区,对于研究中国人Y染色体多样性、疾病的分布、汉民族源流以及其他学科领域,都有可能提供新的线索和参考,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实际使用价值。
但也有专家表示,不搞这个调查,新百家姓肯定能出笼,并且很简单。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没过几年,全国有多少姓氏,张、王、李、赵等都占多少比例,分布在哪些区域,一目了然。一个通过人口普查数据几分钟就能“搞定”的事,用得着科学家们劳民伤财地调查两年吗?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这次局部调查多么科学,结果肯定不如全国范围的全面普查数据全面、准确。如,这次调查获得姓氏4100个,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恐怕远不止4100个姓氏吧?
这次调查的费用不会是小数目,如果用在更有意义的研究上,是不是会更好?科学家是宝贵的财富,但如果科学家两年来干的活,远不及一台计算机几分钟干的活全面、准确,又是怎样的浪费?公共资源不能共享,谁干是谁的政绩,结果必然是重复劳动、劳民伤财。 据《厦门晚报》
姓氏排行榜三大姓追源
第一大姓:李
李姓来源甚广,有数百之多,最早出自“嬴”姓,春秋时期流行以官位作姓,道 [1] [2] [3] 下一页
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为姓氏,后传为“李”。唐初开国元勋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共16姓被赐予李姓,由此人丁大增,逐渐发展为中国第一大姓。
下一篇更精彩 : 《无极》版馒头引发的血案下载
最神秘的、最新奇的、最不可思议的尽在 科技杂志
第二大姓:王
一般帝王的后裔称王子、王孙,随后便用作姓氏。另外,王姓也由很多其他姓氏变化而来,最多的出于“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另外,姓王的人也有些是商纣时比干之后,甚至古高丽国君也是王姓。
第三大姓:张
据《元和姓纂》中记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孤星,始制弓矢,主祀张星,因姓张氏。”因此,相传张姓源于黄帝,是黄帝的后代,张姓自汉代开始逐渐增多,与当时道教的兴起与流行有关,当时盛行“黄帝赐姓张氏”的说法,比如当时的道教领袖张角、张鲁等。
三小姓探究
倒数第三姓: (音“亚”)
袁义达说,这个姓是研究组在安徽省涡阳县和辽宁省彰武县偶然发现的,共有2000人左右。有意思的是,这些人互相都没有联系,但都清楚自己姓的来源,他们都称自己是岳飞的直系后代,当年遭到秦桧的迫害,逃亡到此,把“岳”字上下颠倒,组成了这个新姓。
倒数第二姓:死
据袁义达讲,“死”姓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是由北魏时期少数民族的四字复姓发展而来,目前人数呈减少趋势。
倒数第一姓:难(读去声)
分布于河南省,是由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的姓发展而来,原本是一种鸟类的名字,由于当时人崇尚鸟类,把姓起成了“难”,后北迁,大部分迁徙到了朝鲜半岛,中国已极少存在。
最新数据中国共有4100个姓
袁义达告诉记者,实际上,对中国姓氏的调查早在20年前就曾经进行过,但当时调查的抽样率很低,只统计了57万人,找到了3000多个姓氏。“当时的抽样率太低,因此结果并不可信。”
此次由袁仪达主持的研究课题调查人群数量将近3亿,基本上涵盖全国。“我们课题小组总共花了两年时间,找到了4100个姓,并对人数进行了统计,我们也得到了很多县市政府的帮助。”袁义达说。
相关链接姓的来源
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明显的区别。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
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能在父权家长制确立时才有可能。
因此,当我们读到“黄帝轩辕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时,可以明白,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原分属两个按母系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
《百家姓》来源
《百家姓》是我国流传时间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像一首四言诗,便于诵读和记忆,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
《百家姓》本来收集411个姓,后增补至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版除署名外
由《新闻晚报》供稿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