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我国美容市场肉毒毒素来源莫辨 有安全隐忧
  • 质检总局检测显示国产特富龙不粘锅不含毒素
  • 科技生活:55年来中国人生活巨变100步
  • 科学家发明神奇衬衫 危急时刻发出求救信号
  • 美专家发现癌细胞分裂开关 创基因治癌新法
  • 科学家利用基因技术探明欧洲大流感夺命基因
  • 英儿童血液人造化学物质含量高于祖辈 令人担忧
  • 解剖学提供新证据:学习外语要趁早
  • 科学家首次研制出疟疾疫苗 有效率超过90%
  • 转基因作物将成为中国和印度重要的食品来源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评论:诺贝尔奖是实质和形式最为统一的奖项<%=id%>


      中国观察之徐友渔专栏


      据报道,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在获知自己得奖后,宣布她不会去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文学奖。她表示,她不想成为一个万众瞩目的名人,这不是她追求的目标。她还表示,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获得诺贝尔奖,她说,或许这一奖项应颁发给另外一位奥地利作家。 


      人们知道,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对获奖做出异乎寻常反应的,还有法国作家、思想家萨特。他的态度更极端,他拒绝接受诺贝尔奖,并宣布:“我拒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人们不一定会认为,以上两位获奖者的反应是最佳的,但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巨大的荣誉降临时,完全保持了自己的本色,知道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今年的得奖者耶利内克表示她写作不是为了得奖,并认为有比她更该得奖的作家,这表现了她的诚挚,也表现了她的勇气。 


      确实,诺贝尔奖是加在一个人头上的桂冠,它使获奖者沐浴着荣誉的阳光,但它绝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你本来怎么样,现在还是那样。许多诺贝尔获奖者在荣誉到来之后表现出来的本真性,更让人感到他们人性的伟大。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得奖者,从这种意义上说,诺贝尔评奖委员会没有看错人。


      2001年12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颁奖100周年纪念活动隆重举行,7日,当年的获奖者奈保尔作讲演,我当时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做客座教授,得以躬逢其盛。各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境界和风采着实令人心悦诚服,大江健三郎和格拉斯亲如故人,一有机会就手拉手地用自己并不熟练的英语交谈,其诚挚和热情引得人们不断赞叹,照的闪光在他们身上始终不断。讲演者中,南非女作家加迪默的英语最清楚,我记得,她深情地讲述南非人民面临的两大社会问题:失业和艾滋病,呼吁全世界人民关注南非,支援南非人民。 


      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显然知道中国人对此奖颇有微词,一位院士对我说:“我们并不能保证颁奖给最优秀的作家,但我们挑选的总是好作家,而且,我们有意颁奖给那些小国的不太出名的作家,这就引起人们关注弱小民族的文学,这是有意义的。”这番话使我深思和佩服,看来,诺奖的评委深知自己的局限,还有一种我们没有想到的考虑和眼光。 


      我对诺贝尔文学奖及其获奖者了解得愈多,我就愈加坚信这个世界上的最高奖是实质和形式最为统一的奖项。这对于我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评奖活动、公布人物榜是一个对比与警示。 


      最近,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评奖和排行缺乏必要性与实质内容,与其说是社会和某个行业需要,不如说是一个小集团、一个小圈子的需要,因此完全谈不上激励作用和权威性,也谈不上公平与透明。所以,伴随着这些活动的,不是社会的关注与期望,而是争吵、内讧、丑闻。颁奖单位动机不纯,获奖者在得奖前和得奖后没有平常心,落榜者又气又恨、咬牙切齿,关注者只顾自己的标准和偏好,寸步不让、锱铢必较,往往使得本来也可能成为一件好事的活动弄得不但不能善始善终,反而矛盾重重、各方受伤。 


      现在是反思和检讨我们在评奖和排行活动中种种失误的时候了。没有实质意义的活动绝不要搞,形式主义的作风要马上清除,无谓的争吵和纠纷要停止,如果我们没有能力搞激励人心、深孚众望的评奖活动,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搞。 


      诺贝尔奖离我们很远,对我们似乎高不可攀,但给我们的启示却具有当下的现实意义。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