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不宜与抗生素药物合用的中药
  • 如何判断吃盐多少?
  • 常用气象名词
  • 十种正常的异常心理现象
  • 微波炉的工作原理
  • 你确定看见了吗?
  • 耳朵发烧是有人念叨?科学家说因大脑正忙
  • 最新研究表明:同性恋者大脑不同于异性恋者
  • 长期用电脑会得哪些病
  • 罐头食品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医生提醒:远离不良生活方式能预防慢性病<%=id%>


      不久前,著名画家陈逸飞因消化道出血的突然辞世,引发了人们对胃肠道疾病的更多关注。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胃病似乎只是一种偶然会给我们带来不愉快的小病,无关健康大局。姜文不是也在一则胃药的广告中说“胃疼,光荣!”吗?然而,北京市海淀医院消化科主任胡继春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指出,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约150人/10万人~200人/10万人,其大多起因于消化道溃疡,有10%~15%的人群一生至少得过一次溃疡。因此我们每人都要关注自己的胃,关注自己的健康。别不把小病当一回事。


      胡继春指出,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专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主要指的是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和胆疾病的出血。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指数小时内出血大于1000毫升,救治不及可导致死亡。可以引起胃出血的原因通常以四种原因为主,消化性溃疡最多占了70%,接下来是肝硬化所引起的食道静脉曲张,占了15%,还有糜烂性胃炎和胃肿瘤。


      消化性溃疡平时多有症状反应。溃疡侵袭血管就可能引起出血。出血量可以大小不同,50毫升以下的少量的可以没有感觉,仅能化验测出;100毫升可以发现大便发黑;如果出血多了,就会感觉心慌、头晕、出汗、少尿;再严重,就可能休克、危及生命。上腹疼痛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症状,多半的疼痛有一定规律性,如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会表现为饥饿痛,夜间痛,进食后有所缓解;而胃溃疡则表现为进食后疼痛,一两小时后有所缓解。如顽固疼痛伴消瘦则要高度地重视胃癌的可能了。


      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治强调急诊胃镜。急诊胃镜可以即时诊断出血部位、原因、估计再出血危险度以指导治疗。同时胃镜下可以有多种止血措施,比如局部的药物喷洒收缩血管止血。药物黏膜*射止血。最为凶险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也可在胃镜下进行曲张静脉套扎或硬化止血。


      胡继春提醒大家,消化性溃疡是一个具有反复发作倾向的慢性病,其本身并不可怕,但任其持续发展而出现的如穿孔、出血、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则较为危险。预防消化道出血应该从平常的日常生活做起。引起出血的消化性溃疡等良性的胃病,大部分和生活习惯、饮食有关。过度的紧张、疲劳及生活饮食无规律会严重影响到胃的内环境,使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侵蚀胃粘膜。胃内一种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一些感冒退烧药具有明确伤胃及刺激出血作用。消化性溃疡及出血的药物治疗以抑酸药为主,常用奥美拉唑。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要清除。消化性溃疡也是一种心身疾病,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学会给自己减压,情绪乐观,劳逸结合。2.饮食要规律、生活要规律,每天吃早饭;吃饭时细嚼慢咽,饭吃八分饱;保证至少八小时的充足睡眠,3.平时不喝酒不抽烟,尤其是高度酒。如果出现胃部不舒服等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影响慢性病发生的生物遗传因素,咱们不能选择,也不能控制。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绝大多数慢性病是可以预防或者推迟发生的。


      远离“不良生活方式病”


      前面我们说过,影响慢性病发生的因素,一个是生物遗传因素,另一个就是环境因素、社会因素。


      遗传因素与慢性病的发生肯定有关。但是,目前我们对遗传因素是既不能选择,也不能控制。


      那么,是不是说对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谈高血压的预防,就没有意义呢?不是的。


      我们所说的预防慢性病,不是说让所有的人一辈子不得,而是说让不该得慢性病的人不得,或者不让这些病在不应该发生的年龄发生。因此,只有从生活方式中找出路。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维多利亚宣言》中说,如果我们能够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绝大多数的心脑血管疾病是能够预防的,起码可以推迟到年龄很老才发生,而不应该过早发生。现在高血压的发病年龄越来越提前,30多岁、40多岁就发病,甚至还有的人才20多岁,也患上了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在这个宣言里,还提到了如何保证心脏健康的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平衡膳食,二是戒烟限酒,三是经常运动,四是心理平衡,平衡的心理和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指的是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当你遇到了困难或者有问题的时候,有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你就不会感到孤立无援,你可以保持一个好的心理状态。这四个方面都做到了,就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现在,我们把这四句话叫做维护健康的“四大基石”。


      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由于先天就有这样的遗传因素,所以在生活方式上就要更加注意。我们做过调查,凡是有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病人的家庭,一

    [1] [2] 下一页

    般家里的病人能通过现身说法,让没得病的人注意。比如,他们会说,得了半身不遂以后多难受,今后可得注意,等等。家里要是什么病人都没有的,反而听不进去,或不在意,因为他不知道得那样的病是多么受罪、多么痛苦。


      现在医学上派生出一个新的学科,叫做“行为医学”,就是说要预防这些疾病,就要改变、改善生活行为。那么,首先就要指出,哪些生活行为与疾病相关?我们怎么来预防这些疾病?怎么来改变生活行为?这就是行为医学所要研究、所要讨论的问题。


      其实,生活方式与健康这个话题,也涉及到行为医学的问题。所以,要预防这些疾病,就应该建立起科学的、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科学的生活方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现代人生活在这样一个科技昌盛的时代,人们尽享着社会进步、科技进步带来的福音,那么对于自身的健康当然也应该充分地加以关注。


      (本报记者 孙琛辉)

    上一页  [1]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