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刘心武开创“秦学”,揭开“秦可卿之谜”以后,接着又推出“贾元春之谜”、“妙玉之谜”、“北静王之谜”、“蒋玉菡之谜”等等,把《红楼梦》说成是一座迷宫,诱导人们光玩猜谜游戏,不必再去探讨这部文学巨著的思想和艺术了。
但是社会舆论,据说对刘心武同情、支持和赞许者居多,而媒体的倾向更是模棱两可、莫衷一是,仿佛只要说得新奇动听,能引起读者兴趣、具有轰动效应的就好,至于是非曲直倒是可以置之勿论的。近日,继刘心武之后,又炮制出一则大新闻。据说,离南京城区40公里处的江宁陆郎镇花塘村原来就是《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前身。这里有“王、曹(与贾不矛盾)、史、薛四大家族”,还有“观东村和观西村两个带‘观’的村子,正好是大观园的两个大门,中间的花塘也就是大观园的花园……”但最引人注意的是,花塘村有一个地名叫曹上村,村里有一位86岁的老人曹宏德,自称:“我爷爷对我说过,我的祖先是曹雪芹”——这就仿佛是一个重大发现,难怪被称为“曹雪芹后代”而大肆宣传了。
其实,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任江宁织造,是康熙皇帝的宠臣。康熙六次南巡到南京,有四次住在曹寅的府第,所以《红楼梦》里提到“四次接驾”,渲染为无上荣耀的盛事。至于当时曹家的“织造府”地址,就在现今南京城区利济巷大街一带,这是有史籍和地方志明确记载,并经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红学家吴新雷查考核实过的。试想,如果曹家住在离南京城区40公里的偏僻农村怎能接待皇帝,怎能“银子花的淌海水似的”?!再说,曹雪芹仅有一个年幼的儿子,而且死在曹雪芹之前。他的至交好友敦诚《挽曹雪芹》诗中有句云:“孤儿渺漠魂应逐”,并有注云:“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因此,所谓“曹雪芹后代”,真是痴人说梦话,可笑之极。
看来,这又是个“曹雪芹后代之谜”。
|